第286章 舊牌匾,新模式

2273年7月15號,在太微垣的“謁者”基地內。

一身工作裝的衛鏗與六位身著青衫長袍的昆侖長老們簽訂了多項科學合作協議。

這些合作協議的簽訂,看似是“大地之眼”前景廣闊,得到了昆侖方面的認可。

但是衛老爺有自知之明:“自己都在琢磨大地之眼的具體應用,你們真的看到發展前景了嗎?”

衛鏗覺得:昆侖的某些人找自己合作,就和政客們投資文化大劇院一樣,是為了做牌坊。

衛鏗進一步揣測:如果自己不是衛鏗的再生體,如果沒有衛邛在背後運作,就因為自己暴打冠文君這件事,自己在昆侖第三代弟子中也沒什麽好風評。

當然,就算和冠文君走得近了,同樣會收獲仇恨。時空系統整理的資料中,冠文君是太微垣的大美女,可是有不少愛慕者的。

所以在冠文君消失在自己視角之外後,衛鏗樂呵呵自嘲:“目前的我,只是一個牌匾。”

牌匾示人以莊重嚴肅,而毀掉莊重嚴肅,莫過於配上香車美女招搖過市。

※※※

西安嶺,軍事基地中。

朗朗上口的頌詩聲“上元天庭太微宮,昭昭列象布蒼穹,端門只是門之中,左右執法門西東……”衛老爺讀著《步天歌》來到了核心軍事基地中。

在進入這個四面盆地的軍事平台後,衛鏗感知到了周邊有人在窺探,隨後確定了那個平台屬於內部人員觀察台,就不再管他們。

衛鏗仔細地瞅著面前的破軍金甲。——這台金甲的內部結構保持著當年的設計風格,但是技術細節與幾十年前完全不一樣。

在東方有“天衣無縫”這個詞匯。

所有大型軍事裝備也盡量朝這個方面靠攏,由於金甲需要超時空轉移,所以在裝甲體系上,盡可能地減少了過於突出的棱角。

其外掛裝甲和機體的結合處,榫接嵌合的精度幾乎看不到縫,並且通過納米力場技術,讓關節部分時刻保持著圓潤的防護罩。

衛鏗仰視著機甲時,系統這邊自動在衛鏗的目光中,將機甲的數據全部標注出來。——這是系統那邊的新人監察者古萬虹根據條例中規中矩的操作,但這顯然是和衛鏗不默契的體現。

衛鏗很快就將這這些密密麻麻的數據標注隱藏起來。裸眼看著這個最先進的陸戰武備。

衛鏗直觀地感受著這具裝甲的壓迫力!然後掃描其金屬和能量紋路。

關掉時空管理局的系統輔助界面,是因為衛鏗要先自行理解。

衛鏗知道系統那邊是新人,慢悠悠地自言自語解釋道:如果優先去通過系統標注的數據來看機甲,那麽眼中的機甲就是數據上所描繪的戰力綜合體。而這,會導致一些細節的忽略。

而當自己看這個機甲,隨後腦補這個機甲的運動狀況,進而就能順著自己對材料和機械結構的認知,來思考機甲在沙漠、冰雪等各種特殊天氣下可能遇到的問題。

當然,衛鏗最後還是會去看破軍金甲近些年來的作戰視頻,予自己的腦補以印證。

逐漸摸索其設計思路,以及大致需要的材料參數範圍。到最後再看系統標注的各項資料,填補細節、了解能力。

想要擁有一雙看一眼就會造的寫輪眼,就必須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摸索模式。

衛鏗:這就和做菜一樣,看菜譜是不行的,得自己做一遍,然後和師父的進行對比,然後再做,進行摸索,最後自己會得差不多了,再由師父傳授竅門。

上述,就是衛鏗在空扭位面做任務時,對技術探索的個人理解。

在技術方面——最困難的就是走自己的道路。工業設計是需要全面思考的,而先被動接受技術框架,就會略過很多設計思路。

也就是,缺乏獨立的設計能力。

現在衛鏗不需要設計出一套金甲,但是必須要知道金甲的弱點。

衛鏗戴上了頭盔穿上了作戰服,啟動了太微垣自動化軍事後勤體系。

這個八公頃大小的停機平台上。除了衛鏗那個機甲,還有二十台相對小型的玄鳥級戰甲(就是衛鏗從南極歸返的科考機甲的戰鬥型,五十噸重量,可以用於空戰和陸戰,垂直起降。)

衛鏗坐進駕駛艙,成功啟動了金甲的全部項目。這個全部啟動,代表著需要先天真氣同時(一秒鐘內)操控108個氣海。

而當代大部分神州先天武者駕駛的破軍機甲,分為三個等級,

同時操作三十個到六十個之間數量的氣海是入門,六十個到九十個為中品。九十個以上為上品。

當代能將108個氣海都同時運轉,脈輪滾滾的,不超過雙手之數,此為大圓滿。

在距離衛鏗兩百米外的觀察大樓中,基地東南角的觀察哨上,昆侖派柯宇長老油然地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