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俯首甘為孺子牛、磨刀暗伺萬生敵

自從在建鄴交流中,“真新正”個體與秋孟非沒有了交集,死掉一次後。衛鏗就再也不和他直接照面了。

盡管這年頭,衛老爺在各個地方到處都是。

※※※

荊州,這裏是統伐區從渝城取得控制權後,自然而然順江而下的新控制區。

曾經繁華的九省通衢,在潘多拉時代,隨著長江水系年年暴雨泛濫,以及大量朝著泥鰍、河狸趨同進化的兩類生物的鉆孔打洞,已經回到了雲夢澤時代。

百分之九十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上面長滿了郁郁蔥蔥植被,下面就是蘆葦蕩。而曾經的商業廣場,更是變成各種水生物埋伏的濕地。

158年前,統伐區暫時沒有恢復這座江城的方案。

江城繁華的基礎是在於上遊巴蜀,下遊皖南,北邊通豫,南邊通湘,都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交流。但是其本土資源和環境談不上適宜

現在統伐區雖然努力恢復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工業生產科技,但是在人口方面還不如秦漢時期,僅相當於春秋。強行恢復,也沒有人去治理。

如果抽調了個十萬人去維持江城的運轉,統伐區的工業部、農業部、交通部會集體抓狂。

在先秦時期,楚國無力開發這個年年都暴雨泛濫的地區,就躺平由著雲夢澤存在。

158年後,衛老爺瞅到了這個地方,覺得這裏可以由著自己自由撒歡。

統伐區荊州地區,是沿著水網建立起符合人類的生態群落。

衛鏗集群更是在這個偏遠區域進行了大規模測繪,搭建了多個研究所,進行在這個位面的信息收集工作。

其中,羅紅星也在這裏。

孝感臨時研究所內,一組組日光燈嵌入在凹面鏡的頂部,將這裏照射得非常光亮。這個小小的燈管大部分來自於大破滅前某個倉庫。目前統伐區能夠生產,初始傳統汞燈的發光效率和壽命,實在是感人,當然已經在著手稀土提煉工作,恢復這項大破滅前的“燈光”科技。

在燈光照耀下,羅紅星和負責長江水文工作的衛鏗進行了有關荊州區域生物群落演化過程的討論。

一開始,這場對話僅僅是關乎於科研。

羅紅星:“解剖資料表明,荊州地區是天殛龍群落全盛時期,對內陸浸染得最深入的地區。該地區的九個主要大型種類,都有內臟組織器官可以脫離的功能。”

羅紅星在解剖過程中,發現當下該地區的大型生物普遍有兩套內臟系統。

衛老爺打開了隨身的碳基芯片,將自己考察水文時候所看到的,岸邊出現各種蠕動肉質的場景傳給羅紅星。

羅紅星仔細地看了衛鏗給的資料,辨別出了這些中,三分之一的內臟所率屬於大型種類的歸屬。

羅紅星指著一攤粉紅的蠕動肉塊:“你看到的是江豚科b種遇到病變時,換掉的內臟系統。”

衛鏗:“我到達這裏後,江豚這種吐出內臟的情況越來越頻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到來的因素導致。”

羅紅星:“不排除你,以及人類生態鏈侵入的因素,但是我推測應該是天殛龍的群落出現混亂。”

羅紅星用心靈語言標注了整個東亜地區天殛龍的分布範圍。

他畫了十五個生物群落的大圈。

當天殛龍的主要核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衛鏗和硫鐵玄武)壓制,同時南北被徹底截斷,這些圈子之間現在基因交互越來越混亂。

荊州地區群落中,大型種類臟器替換和壁虎斷尾一樣,是極度消耗自身能源的。

現在這種頻繁出現,屬於族群意志無法判斷到底該用哪種內分泌系統最好,然後長出一套丟一套。

【這就宛如,一個地區的樓房和大橋建造沒幾年就炸掉重建的情況一樣。因為沒有好好規劃,所以造成了重大資源浪費。】

羅紅星推測:這是因為天殛龍主體節點一死,各個基因種類開始了“九龍奪嫡”的情況。

這種內耗會加速荊州地區原群落的衰亡。隨著廣播塔的架設,這些原生的使徒群落,會逐漸被標準種(暴鯉龍為代表)進行生態替代。

……

然而接下來,對話逐漸從科研轉入了別的方向

羅紅星從衛鏗這裏找到資料,佐證了自己預備發表的論文後,用閑聊的語氣對衛鏗問道:“天殛龍應該是你最憎惡的一個使徒吧。”

羅紅星從白靈鹿那裏接收到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在所有的時空上,衛鏗都對秋孟非表現出一種回避。

監察者們對此不理解,擔憂衛鏗是不是因為“真新正”事件留下了心結,卻不敢問。所以白靈鹿請求羅紅星來旁敲側擊。

一開始衛鏗集群不明白羅紅星想表達什麽,順著他的話說道:“談不到最憎惡,只不過是打交道最徹底的一個。天殛龍的存在和人類區產生了大量重合,在處理時候不得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