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窮追不舍。

176年,人類在低軌道區域的衛星已經達到了一萬四千發。

整個秦嶺地區的太空巨炮已經達到了上百組,並且還在興建新的太空大炮,頻繁地發射。每天都有一組發射管道要更換,所以一直有重卡車隊在拖曳零件,進行更替維護。

這些沿著秦嶺南部山坡建造的炮體管道口徑非常大,且非常堅硬,在報廢處理時候,必須用熱熔焊槍鉆出淺孔,才能用液壓機、粉碎機給予粉碎(類似於郵票邊緣留下小孔排列易撕的原理)。

這些超級液壓機、粉碎機高度五十米,寬度一百米。在運作的時候,噪音在五公裏外都能聽得見,盡顯工業巨獸的威武。而報廢炮管碎片,會即刻送到附近煉鋼爐中,融化後,鍛壓、電路熱處理等一系列流程重新處理。

一節節新的炮管會重新拖上來,在山體上的凹槽內繼續安裝固定,鏈接燃氣注入管。這炮管所依附山體上早就沒有任何植物,完全被水泥和磚瓦包裹成為一個階梯式大平台。

雖然這種發射管的興建和維護花費了巨大的功夫。但是,龐大的衛星群帶來的回報是充足的。

在統伐區的地球科學檢測中心,全球衛星組網發來的資料,已經成為一個3d的地球儀,懸浮在一個五十米圓型坑道中。地球儀上,顯示了當下全球所有碳基循環、氣溫、濕度、地形等重要信息。

這些信息不僅僅是儲存在“地球科研中心”,並且已經能夠聯網,能夠與大江南北所有機甲殖裝體系進行數字鏈接。

絕命位面那邊全球gps系統,統伐區這邊利用自己規則實現了。

與正常位面相比,潘多拉位面縱然有生物黑科技的元素,以及資源上豐富等優勢。

統伐區的環境在初始時,也有著各種不利的因素。現在在1000萬人口的時候恢復了衛星網絡,體制上的運轉至關重要。勞動者們的積極性並沒有依靠“過剩的消費欲望刺激”來進行激發。以及分配合理,實質是達到了“物質大豐富”。

基於“實用主義”的理念,統伐區大量工業用品多用途話。這讓讓日用品種類少,但是覆蓋所有可用領域

這種工業制造理念就好比“中式菜刀,能拍蒜,切肉,砸殼,剁骨”,而不是米其林的創造概念,憑空制造各種“所需”用品。

統伐區核心用品物價,低得令人發指。甚至很多都是在過節時能在商店中留下個人信息,免費拿走的。(這種日用品免費拿走不會統計,但是被發現隨意丟棄,被人舉報且確定浪費,則會被納入誠信損失。)

統伐區內從事關鍵科技的人,在日常用度中並不比普通人要高多少。例如他們的孩子們上學帶水的瓶子,也就是普通醫用瓶。

除去了不必要的“物質攀比主義”,這個時代大家的個人物質需求被很好滿足,重點就是精神需求滿足。

現在統伐區的人們追求的,是有成就銘刻在時代中。每一個工廠的都是留有工人們的名字的。哪怕是合並了,所謂“被合並”的工廠的工人名冊档案也都並入在內。只不過被合並過程中存在,主流和支流之分。

當然,作為當代最大的團隊,衛鏗集群是現如今科技buff加持下,是最受益於這種價值觀的群體,衛鏗用上了幾乎整個統伐區範圍內百分之十的物資,來實現自己所想。

現如今,勞動最光榮。

衛鏗在調試完東北亜地區一千多台大型殖裝設備後,悠然地俯視著衛星信息中地球的部分,徐徐說道:“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

176年8月份。統伐區的又一次大規模對外投射。此次解決亜洲外海的居住地。一艘艘艦船在統伐區控制青嶼港上冒著蓄勢待發的燃煙

只是這一次,南北的城邦一代已經落幕,新生長這一代,是聽著父母講述的人類披荊斬棘的戰鬥故事長大的。那時候,人道蒼穹還沒有撐起來,整個華夏大地上妖氣彌漫。被老一輩的人反復說:“現在的你們,是無法理解當年的艱難。”所以,按照青年人的不服輸的心力,就總想要找機會碰一碰。

這一次機會來了,燃料買賣管制,人員生產大規模動員,戰爭的氛圍到來下,青年人們在迅速聽話地嚴守紀律的同時,紛紛踴躍報名。這股銳氣迸發的力量,是那些經歷過城邦體系的老人們,感覺到代溝巨大的事情。

要知道在二十年前,人類還在城邦時代,每每發生生物潮沖突時,大家都是心中被壓著一塊石頭!而今天的新生代們則是躍躍欲試。

……

北方,原五色聯盟的城市包鋼城中,經過了四年恢復,重新變成了繁榮工業城市。

鋼鐵機械礦場周而復始地運轉,發電站供應著城市中的電能,巨大的碳基塔將繁榮區域的網絡訊號傳遞給了每家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