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中心和非中心

了解一個文明,需要站在歷史學角度,回顧其發展中,各個階層的情況。

幽暗位面應許星人的所有戰爭,都和長達數千年意識形態的混亂有關。

小到現在盧月星球的戰鬥,大到此時的星海沖突。

當意識形態發生了混亂,主導生命的思想開始二元對立,癡迷於選項中對錯。越來越脫離了“可能性”。

但是回顧五千年前,一切還不是這樣子。

那時隨著空間折躍點技術越來越成熟,星際帝國成立。該帝國的目的,是在應許星毀滅前完成星空探索。在這個理念下,人類在每年都派出了百萬級數的宇宙飛船。

當時的應許星人,是“前進,探索,不惜一切代價地進步!”

哪怕最初期的飛船體長也在一百公裏以上,維持小型生態系統,艱難地跋涉。其內部政治領袖還必須要得維持穩定,否則狹小的空間內,人類社會會出現逆文明化的現象。

當然,任何光輝的口號都有脫離實際,被狹隘地曲解,最後轉向傲慢。

大量的星際飛船社會在當時就出現了嚴重問題。

人類這種生物所組成的社會,是在動態中保持平衡,一旦陷入狹小靜態環境中,開始偏向於一方優勢,那麽就會日拱一卒地偏向於一種極端。

所以在深空宇航路途後,誕生‘頂層’人類,在“不惜一切的代價”地規劃前進時,往往是“不惜別人的代價”,然後珍惜“自己的代價”。而在下方的階層一開始“甘願前進”,那麽徹底就是變成“應該專門承受前進代價”的對象。

傲慢自大是要付出代價的,隨著來自各個星空派系的人類繼續完成、完善折躍科技。

先後鎖定了十八個黑洞,以及六十五顆超藍色大恒星,當這些大型星域被建設成功後。

應許星發源的人類文明確保了母星黑洞毀滅後,人類文明仍然能存續。

當外部憂患解決後,曾經“不惜一切代價”的共識就消失了,並且,還得好好算一算曾經“哪些代價的付出是應該的,哪些是不應該的。”

星海獨立戰爭爆發,星際帝國崩潰了。

但是隨著對抗一方倒塌,並不代表問題消失了。問題才剛剛開始。

從應許星大黑洞湧出來的那無數艘飛船有著相同開始,卻有著不同的結果!

一些飛船由於運氣好,已經找到了穩定的恒星構建家園,例如久藍星這一類的居住地。

而有的飛船運氣不好,選中了一個行星匱乏的區域,只能稍作采集,建立好傳送基站後,又要朝著深空進發,例如紋鐵行省。

探索星球,就像遊戲抽獎,有的飛船就是臉黑,而有的飛船則是一發入魂!

這就宛如古工業時代,同樣是打天下,為偉大明天奮鬥的同志們,階段性革新成功後,各自後人的發展中機遇不同。

留在首善之地的人員,幾代之後,在首善之地家裏有幾套房子,在後代結婚時候,都能得到女孩的大量青睞。而一腔熱情去邊遠區域繼續奮鬥紮根的青年,只有一開始報紙贊賞,後來呢,幾代人之後,變成了“待富裕”,領低保都得跑幾十趟,才能在辦事人喝茶中,最終被可憐,才辦下來。

衛鏗:奉獻歸奉獻,刁歸刁,只奉獻不鬥爭,歷史大輪下,等於白幹

幽暗位面,星海中心和邊遠區域的各種沖突,在今天仍然在爆發。

只不過自覺“中心”的,不再是當年應許星大黑洞一個,而是包括久藍星在內的十余個超級大型中心。

從中心出發的飛船之間的“城鄉差別”在幾千年來一直擴大,擴大,再擴大。

星海文明內,也曾經就“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進行嚴苛的討論。

推翻星海帝國後的那幫人中的兩派人糾結:中心化後必然會讓邊緣犧牲,但是能讓人類加速朝著“星能種族”進化,也就是高品級暗能模式。去中心化,現在星海不斷地在爭霸戰爭,去中心化就等於死。

而這兩千年來有這麽一個大事件!讓中心化和非中心化的爭論結束了。在那個事件後,大家不追求這個‘中’和‘非中’的答案,而是開始為各自中心而戰。矛盾從“階層”,轉為地域。

在兩千四百年前,由於造物大黑洞區域被非中心派系成功探索,周圍六百光年內貧瘠恒星的非酋們突然翻身了!開始了第三懸臂上漫長爭鬥。

鬥爭性質變成了“新中心”和“舊中心”的沖突,且持續至今。

當時的非中心派,在造物黑洞區發現,這個黑洞非常非常奇特。首先,這是孤懸在宇宙空間中,處於銀河非懸臂的位置。周圍沒有任何恒星,連星雲都沒有。

這就導致了憑當時非中心派的探索飛船,這顆黑洞壓根就發現不了。結果聯邦在周圍最近的大行星,派出的大量飛船一股腦地撞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