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上山打遊擊

3235年開始,無論是盎格魯還是凡爾這兩方都演化成了帝壟戰爭,“T”大陸上,盎格魯依舊是最強的海軍,海路通暢。

凡爾共議國則是盤踞在“T”大陸一橫一豎的交接處,這是控制了陸上交通樞紐,每年轟隆隆的鐵路從崇山峻嶺中,進入了南方大陸輸送礦場和武器。

兩方都在南方把持著廣闊的殖民地,港口城市中矗立屬於兩國風格的建築。

要知道,盎格魯組建了雷閃聯盟和天空帝國打了幾百多年的戰爭,就是因為幾百年前的天空帝國國力充沛的時候,準備南下試圖在一系列島嶼上,建立起補給站,隨後讓盎格魯海權感到威脅,隨後扶持了奧西瑪,以及東南部一些公國們,組成雷閃聯盟把天空帝國摁了回去。

所以不難理解盎格魯,在天空帝國完蛋後,他們就急吼吼的開始撩撥凡爾共議國。

長久的投機成功,讓盎格魯人意識不到自己在“瘋狂”道路上狂奔

帝壟戰爭特色就是爭奪殖民地,利用科學,治理手段的優勢,不斷的壓榨落後區域。

回顧“T”大陸幾千年前,文明區是集中在南方的,北方的萬倫大陸,在兩萬年前屬於很混亂的區域,各種勢力,老鼠人,矮人,半人馬,什麽都有,甚至是惡魔都把北方萬倫當成跳板。建過城。

這麽說吧,根據現代考古:南方古代地層中埋藏著精美的寶劍,巨大巖石宮殿遺跡的時候,北方出土的底層埋藏的往往是,各種巨獸骨頭,以及巨大海魚鱗片制作的盔甲。諸如此類的。

北邊勝過南邊,是由於北方發現了大量煤礦,以及深海石油,讓初級工業革命非常容易。

終於在五千年前,北方崛起的諸多工業國,對南方農耕文明區進行了降維打擊,再然後,就是幾千年的殖民統治。帝國主義對南方農業區域的掠奪,不僅是掠奪資源,還是思想控制。

正常情況下,技術會擴散的,落後地方遲早會發達起來的。但事實上“發達不是靠等來的。別人也不會好心的送來,相反發達國地區希望落後的地區永遠不發達。”

所以在萬倫大陸的T型大陸的南部舊大陸上,各國盡管也有議會,也有所謂的現代法庭,海關,但是這些上層結構沒有建立起來本土工業經濟,上千年只能看著北方工業國經濟發達。甚至那些舊大陸學者們,也沒有為本土服務的。

嗯,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學者是最起碼需要數代人的積累了。

一個國家內,如果都是農業領主家族中出來的學者,沒有了解過如何管理工業,這些人盤踞在話語權上,怎麽指導工業也就是永遠是外行。

而沒有工業化,現代工商物流的,鐵路,港口,碼頭經營理念。南方舊大陸上層結構再怎麽似模似樣的模仿,也依舊是一潭死水。

南方舊大陸上上層買辦階層,將外部帝壟主義的現代文明繁榮,當成了自己可以特殊享受的“現代”

盎格魯和凡爾的絞肉機戰爭,戰爭中,盎格魯和凡爾內部的救濟院和慈善所內的流浪漢都不夠用了。

於是乎,一船接著一船從南方殖民地拉來的,坐在船艙裏面的勞工,在來到這些北方工業國之前,連字都不認識。他們被帶入通曉中心中,隨著晶石在他們額頭中注入簡單語言後。

這些語言真的很簡單,也就是“吃飯、喝水、行走、服從命令、對不起、反思”這些相當“實用”的語言,至於對“女士表達愛意,強調自尊、反抗”這些詞語全面不知道,甚至原本語言中這類話也被洗掉了。

這些被教育(馴化)的殖民地“人力”,剛下船就被送入了練兵場,被抽著操作武器,執行命令,抽離害怕情緒,淡忘掉作為人類情感的“思鄉感”,這個過程中。盎格魯軍部們不乏用一些軍用藥物,來解決“士兵不頂用”的問題

兩個帝國主義的強權,需要聽話的帆布牲口們,甘願把脖子送進繩套,被牽入火坑中取栗

神祇克制了“工業位面”上那渺小邊緣的“不甘”,而衛老爺現在: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衛鏗第二波降臨個體中,有一些存在,混在了這些命運枷鎖的人員中,試圖利用大戰中的組織性和身份階級認同,動員這些勞工,但是成果甚微。

火紋歷3236年,盎凡戰爭持續的第三年,盎格魯人為了維系戰爭資源,給前沿士兵們的糧食甚至變成了混有蟑螂木屑的面包。不滿在前沿士兵中爆發。

而盎格魯人為了結束士兵們的怨氣,則是將老的士兵和新的士兵們駐地進行了換防,這種換防是嵌入到前線,而隨著凡爾共和國大量炮火覆蓋和毒氣淹沒中,這些心有怨氣的士兵們就不再是怨氣了,活下來的人只知道是敵人火炮制造的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