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海陸空三棲

鐵星在“多支點動態防禦戰”殲滅凡爾大規模有生力量後,並沒有陸地上拉長戰線,而是收回手來,同時在海上跨洋打擊盎格魯後方,這是讓敵人措手不及的。

這樣的戰爭模式,涉及到國家政治從近代轉到現代改變。

盎格魯人,無法理解,為什麽沒有推進到凡爾內陸,鐵星就收手了。

地球上一戰和二戰之間,巨大差別不僅僅是塹壕步兵騾馬到卡車大炮的改變,更大的差別是國家在戰爭中穩定度上。

一戰時歐洲還混有大量的封建主,這就導致歐戰各國想要達到勝利條件,就必須是侵吞他國的國土,通過轉移移民,才能調和國內的地主利益矛盾。但是二戰已經是資本推動戰爭,資本家看中的,不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土地,而是控制這個國家的所有交通,以及貨幣。

解釋一下高度資本化的帝國為什麽不重視直接吞並土地:二什一世紀,城裏人不會到鄉村區買房,投資者也不會在鄉村裏承包土地,因為承包了魚塘,農田,當地只要給土地購買者使壞,魚塘裏面撒點藥,亦或是在承包地豐收時候,帶人來薅,商業購買的地盤就沒有收益。

除非某些封建地主集團占有一席之地的國家,在侵略時,由自己軍方組織墾拓團,組織地主武裝,驅逐原住民,才可能獲取這種侵吞土地的利益。

歐戰之前,普魯士那幫容克,十幾年後偽滿的黑龍會,蝗軍,以及二什一世紀,耶路撒冷那邊猶大國。都是這樣。

半封建的殖民帝國,在侵略戰爭中,分配侵略利益時候,必須需要占領地土地來分配給“農業區招募來的士兵”。這就導致,其發動一場戰爭的目標,必須是要成功奪取另一個國家土地,如果達不成這個目標,出了血的軍方分配不到利益,就會自我反噬。

但商業資本帝國,分配侵略產生的戰爭紅利時更加先進。無需占領他國領土,而是通過一輪輪收割,就能讓侵略的紅利變成國內福利,完成分配。二十一世紀在海上維持絕對優勢航母數量的鷹就是這一個樣子。

只要在戰爭中解除他國武裝,用最直接方式威脅他國政權合法性,就能在經貿層面獲得主導權。所以戰爭勝利條件的門檻降低了。

鐵星的奧西瑪、天空,不是帝國主義國家,不會對戰敗國掠奪,但在“戰爭勝利門檻降低”的情況下是相同的。

衛暈:當凡爾發動進攻,我們後發制人,殲滅了凡爾侵略部隊後,這場戰爭已經勝利,波馬政俯接下來要應對的是內部信任危機的挑戰,其在已經軍事冒險失敗的前提下,想要繼續以總體戰姿態挑戰鐵星已經不可能,奧西瑪軍事占據幾個地形優勢點就可以。拖得時間久了,波馬就不得不和解。就算波馬不和解,凡爾最終也會和解,與我們建立經濟合作關系。

盎格魯現在戰略家們都是古董了,對戰爭進程已經失去了把握,現在面對鐵星突然轉向,開始內鬥

5月20日,在確定鐵星已經在盎格魯北部海岸線上,完成小規模登陸後。

盎格魯海軍是先發制人:這是你陸軍無能,守不住要塞。陸軍則是罵罵咧咧:“海防,不是你們負責的嗎?”

臨時政俯中陸軍派系找到詬病點:是那位被海軍方面扶持上位的陸地航空戰鬥編隊的總指揮官芬正。

卡牌報紙銳評皇家空軍:哪位天鵝騎士(芬正)被吹噓的如何,現在在實戰中,遇到聖長城一觸即潰不說,還讓寶貴的陸地大型載具,被偷摸模仿訊號一鍋端。所以呢,

此時盎格魯報紙上,對芬正曾經殲滅魔災軍團的功績仿佛已經完全淡忘。

芬正陷入了沮喪中,沮喪讓依附他的魔鬼蘭斯都收到了反噬,

龍衛兵集團出現,是對傳統巨炮派的降維打擊。

5月19日,拯念是完成了對八艘戰列艦的重創,采用的武器的,是先進的火箭助推魚雷。

【火箭助推魚雷:發射的時候是在海面快速飛行,靠近目標五公裏後直接入水,開始根據自聲呐系統悄悄貼近船舶。比起日本的氧氣魚雷思路,射程上不弱,而且要安全的多。】

這玩意在近古時代,被反艦導彈的光芒掩蓋了,發展路線是專攻對潛。甚至裝藥都減少,不負責攻擊戰艦。

但魚雷的科技含量,某種程度上比導彈還要高,因為裝藥量省下來的重量,留給水下機動和聲呐搜索。

在多元位面上,熱隧穿仍然很難解決,高速導彈的技術仍然有待解決,再加上戰列艦時代有防護罩,並且堆砌了大量近防炮,激光束。

面對海上鐵王八們疊甲疊出來激光對空打擊的幹擾體系,拯念果斷放棄了俯沖轟炸路線,對盎格魯的水面艦艇走專攻下三路的撩陰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