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世道驟變

至德15年,朝廷奔逃到巨江南郡。至德帝似乎是習慣了“無所事事”將朝中大小輕重之事統統交給的朝臣們商量,

至德剛到巨江南郡那稍小的行宮後,在從驚魂未定回過神後,唯一發出屬於自己的明確旨意,就是在巨江郡選宮娥充實後宮,哦,他先前雙修的妃子已經全部丟在了河正王都,現在差不多被妖魔吃的只剩下寥寥幾位墮落妖妃了

此時朝廷士林和世家之間的矛盾激化。原本把持朝堂的腐儒被世家勢力給壓倒。

至德皇帝則是死在混入後宮的合歡妖女的肚皮上,駕崩,謚號為靈帝。

巨江郡世家們很快從廬王支脈中找來子嗣立了起來。

在簡陋的宮室內,被扶持的新帝理睦煜,驚慌失措的看著帶著劍,逼著自己走那條硌腳的玉石台階,坐那血腥未散的龍座,這稱帝的體驗感是絕差。

新朝改元為天憲。當然這種篡權自立的行為,各地有實力的人都是不承認。

要說靈帝雖然昏庸,但卻是成帝親自選定的繼承人,這是昭告天下,無人敢反對的。但是靈帝死在南巡,你巨江郡世家糊弄天下人,立新帝,繼續打著朝廷名號,你糊弄誰呢。

在這妖魔橫行的亂世中,人族皇廷是直接崩塌,說明儒門這股把持了人族言論,已經越來越不得人心。

天下太平儒門大興,天下大亂道門大興。

貞玄年中,浩然正氣橫蕩一切的時代,道門一直是被儒門壓制,在那時朝堂上一篇聖賢文章,就能壓制住道門金丹汲取天地靈氣。

那時,儒門逼迫的道門只能避世。

現在“聖賢”治不了妖魔了,聖賢文章對道門也沒有壓制力了。

道門開始預備出山了

哦,能給天下布局的都是化神期。道門的化神是呂上仙。

至德一朝中,人族和妖魔對戰從小打小鬧,變成了結丹和大妖持久消耗。

原本氣運之子,那個韓家村的小子,已經開應劫而生,拜入道門,開始了自己修道之旅。

衛鏗不會對道門選定的氣運之子直接動手。系統:那樣做,手段太粗糙了。

衛鏗對系統的備注:如果害怕氣運之子,用下作手段幹涉,那麽反而是不自信,要幹,那就堂堂正正的幹。

道門想要培養氣運之子試圖在這大劫中乘風而起。

但衛鏗在太和宗和穹地一步步積累所做的是,鑄一座擋住大劫的堤壩,如同大禹治河一樣,將氣運洪流引導了另一條大道上。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天憲四年,築基期的天憲帝被巨江郡羅家的修士帶著,倉惶離開新都城。

接下來三天後,隨著挾持他的羅家等世家被順江而下發起政變的行武軍攻破,那些從舊都而來一直是“忠心耿耿”舊臣瞅準機會,帶著天憲帝,從亂軍中逃出生天。

當行武軍用弩炮砸穿了的羅家給天憲帝行宮,行武軍的吳勞將軍的,穿著鎧甲走進燃燒的宮室,一腳踢開了屍骸準備找,天憲帝的屍體來一番哭訴“臣救駕來遲”,並且準備將一個懷孕宮娥的遺腹子立偉新帝時。數百裏外,天憲的王旗,弱弱的豎起來,重新散發黯淡王氣。

亂軍破城後,天憲帝開始流亡,而天憲這個年號,也隨著這位皇帝流亡過程中,繼續存留。

而與此同時,妖魔潮水開始歸山,妖魔劫並沒有結束,而是從顯現轉為隱藏了。

小妖魔仍然在鄉野,城郊村落中噬人,但是也不再闖入城市中。

至於為什麽不攻城了呢,因為城市裏面人族狗官們成為了妖魔們的倀鬼。

這些為虎作倀的家夥,自然是會將城池裏面凡人中最好的童男童女,謹獻給大妖魔們來吃。

當人族城鎮變成了雞籠後,妖魔們就如同“害怕影響雞下蛋”的農戶一樣,開始“小心”“注意”。

衛鏗感慨:妖魔們成了這個世道中主人。百姓開始習慣了被這新主人統治。

在這妖魔橫行時代,想要行俠仗義也是不可能。

正如一個修士,如果救了一對童男童女,不會得到鎮子上感激,而是會被斥責為“多管閑事”,因為妖魔吃不到童男童女,那就會殺死鎮子中大量牛畜,並且吃更多人。

所以在權衡利弊中,村子中反而會怨恨,外面解救,並且自我催眠:“送上童男童女”沒什麽不好,至少五畜興旺,風調雨順了。

對於凡人界中被妖魔收奴仆的土紳們來說:只要童男童女不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沒什麽。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世道人心若是“定”在某個標準中久了,自然開始腐化。

正如儒教的禮教會固化道德觀,妖魔橫行中,強大壓迫力會扭曲價值觀。

正在儒門所謂的“禮治”已經無法包圓這紛亂世道時,天憲6年,穹地的人伐軍開始出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