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伐謀

溯源歷122年到134年之間,從人理星雲到輝煌星團,聲勢浩大的星河聯盟遭遇了七千年未有之戰敗。

甚至比七千年前星際帝國的那一系列戰敗都奇妙的多。

當年星際帝國在巨獸星雲,只是在消耗過大下主動撤離,主力並沒有受到嚴重損傷,並且接下來是在幾百年時間裏才消耗了自己全部軍事、經濟優勢。而和星際帝國放對的,也是經營了上千年的地方星際世家。

而眼下溯源派才崛起多少年,在戰前雖然遍布星海,但根據地規模和那些星海大勢力完全無法相比,但恰恰在這十年不到的極短時間內,通過最驚人硬碰硬,殲滅主力艦群,擒拿行星宗主統帥,完成對整個星海舊的上位集團的撼動。

起伏越劇烈的歷史,越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赤開等十八個行星宗主們被一次包抄消滅後。

星河聯盟已經幾乎失去了戰略上號召力,一系列溯源集團軍事集結的區域,這些傳統勢力由攻轉守。原本參與剿滅溯源的中小勢力,現在被溯源集團反向包圍了。

在星門中,溯源的艦隊集團來到了一個個宗教化,家族化世界,直接硬碰硬的消滅了這些星球上傳統暗能者們“太空戰艦”“地震武器”“基因武器設施”這類一言決定星內族群生死的鎮壓工具。

當然天外溯源艦隊,卻也沒有直接對該區域社會體制取而代之,而是強行落腳,劃了一個圈子按照“德智體美勞”標準培養的新生代。

至於未來這些新生代是“安安臣服”,還是“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久居人下”,那就是這些新生代們自己該面臨的“可能性溯源”考核了。

衛鏗給溯源派的唯物歷史觀:只有該地區認可新的價值觀,新生事物才能壯大,要為“鬥爭”培養成功土壤,而不是主觀的制導“鬥爭”。

所以經過兩場大戰役後,溯源集團對這些星球僅僅是摧毀跨星際投送力量,並沒有如同疾風掃落葉一樣摧毀星球傳統派,僅僅只是“強行擠進來”,插入到了這些舊勢力中,開始拿出“德智體美勞”體系同步競爭。

當然饒是如此,被溯源派拿下區域中的大量暗能者家族,自詡為應該高普通人一等的暗能者還是大規模逃離,跑到了他們是低一等的暗能傳統派勢力範圍內。

【注:像久藍星那樣核心區,外來次級區域的二三級暗能者,跑過去也就只能做“洗盤子”階層。而哪怕是一一個小星球之主的五級暗能也得夾著尾巴,尋找上位家族投靠。】

在幾十年後,溯源派和傳統派連綿不斷的戰爭中,溯源區域這新解放區的溯源者們是能看到這些跑出去的暗能者後裔的炮灰們。

新舊分割線

溯源歷史133年後,星河議會還處於對“奇葩事情”努力接受的狀態。

要知道,在一百年前,一個行星宗主就能鎮壓一個中等星門勢力(常衡曦對聖歌之戰)而這十年來針對溯源派盤踞的貧瘠區域,可是派遣了六十四名行星宗主。

這些行星宗主們都帶著的是當年常衡曦級別的星際戰艦啊。

(衛鏗點評:你們低估那個村姑了,你們不如常衡曦。)

星河議會對溯源派進行進攻,一開始的目的是朝著“塔西啟舵”施壓。

話說一開始,他們也不敢相信,溯源派,這場政治博弈中做邊緣的棋子角色,真的敢打。

應許星雙子大黑洞,在艦隊停泊位空了許多後。

應許星的行星宗主“古熙然”也就是當年迎接輕速亦的這位人物,在恒星背景下對星域中呼籲“變革”:“我們需要意識到,傳統暗能傳承體系已經不能維系今天星海秩序,現在必須正視冶煉體系。”

應許星雙子大黑洞這次宣布,代表著傳統派對在根子上已經對溯源派退讓了。

因為暗能冶煉體系的根源,在於“全新的意識培養體系”以及“泛星域協作主義精神”。

衛鏗:沒有明確指出變革根源,那麽變革是非常坎坷的。

應許星將要為這過於激烈的時代轉換,付出巨大的政治討論過程。

後方陷入了辯論僵局,但前線可不會等

134年,在完成對大片根據地傳統派太空投射力量的肅清,並且同周圍某些開明勢力達成“默契”後,人理聯盟開始“集中余量剿殘敵”.

在巨獸星雲和輝煌星團之間,一個新的戰略包圍圈已經形成,包圍圈的中央是星例集團的殘部。

星例集團現在是可以跑的,人理聯盟現在半包圍空間很大。

溯源派控制恒星“星核”雖然可以發起引力潮汐對折躍進行很大的幹涉,但那是針對大型艦隊三光年以上的長距離折躍,星例集團艦隊如果不間斷的在一光年以下的短距離連續折躍,還是能突破包圍圈,並且在下一階段戰役中集結反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