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拉人上船

李圭在2822年後,也對自己領民們充分地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好的領主。

雖然僅僅是六個領地,衛鏗進行了詳細規劃和分工,同步完成了領地之間物質管道輸送,以及各個交換站人員的選拔培養。讓六個領地的“工業組織度”開始增長。

衛鏗粗淺總結:“人皇是要會種田的。征伐得從掌勺開始”

在2822年後,新一輪的小行星規劃會議,金屬桌子前開完會後。所有人員就在會議室,樸實的一頓飯開始了。

隔壁的加工廠中,一個個剛從水裏撈出來的一公斤大螺,開水焯水後,用水刀切開殼子,同時水流沖掉螺肉,進入油鍋進行爆炒後,送入香辣鍋蒸煮。三十分鐘出鍋,配合著面條、辣椒油後,一碗螺肉蓋飯就出現了。

這就是現在李圭領地上,無論上面還是下面,吃的最多的一種便當。

這種基層都不再新奇的一種菜,在其他領地中卻是非常難得。

這就宛如在二十世紀不發達地區,平平無奇的方便面、奶茶是不可多得的好物品。

由於自家菜色色香味俱全,所以衛老爺在和北淩香約會時,在餐館中吃了那一份天價牛肉雞蛋後,那個叫心疼。

衛鏗當時數著自己貢獻點上掉落的一截:“吃不起啊。”

作為領主卻發出這樣的抱怨,顯然小民日子摳慣了,而也就是如此,衛鏗對領地上實現居民們的“蛋白質自由”相當用心。

人皇備忘錄:食品的供應,決定了人類是否有能力進行大規模團戰,所以將軍不懂:不掌勺?你帶什麽部隊…

2817年時,衛鏗在月球團隊經過技術驗證後,鎖定了經濟物種就是螺類。

粟米空間的農業團隊,選擇的是福壽螺和大蝸牛這兩種出肉最多的物種,這兩個東西在月球低重力、高氧培養倉中能長得更大,

至於這兩種螺的缺陷,是容易出現寄生蟲,有土腥味。那是在地球自然環境下產生的問題。

現在月球水產養殖中的培養倉沒有寄生蟲等玩意兒。在大量富氧的玻璃水族箱後,這些大螺自由啃噬水藻。快速壯大。

除了螺類,農業組還培養了大鯉魚。

魚頭剁掉後,去線剔骨,扔進去熬湯,然後剩下的兩塊大肉“膾飛金盤白雪高,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

衛老爺是從來不吃生東西的,但這月球特產,沒事還會搞上一盤。

無論是田螺還是魚類都是水產,因為月球沒有生態圈,畜牧占地規模大,會排放大量甲烷,難以集約化養殖。

但是這樣一來,衛鏗看著碗裏的肉:食材是不是有點單一了。

從中醫理論來看這些都是涼性,所以為了協調食補,辣椒、生姜等物種都安排上,這裏菜式總體來看偏向“川湘”,同時還配上了涼茶。

旁白:在先進文明中,普通小民吃上一口肉的細節背後,是工業化調配。

2819年衛鏗將領地分為了一號、二號……六號領地,為了讓每一個環節成本降低,都規模化。

例如一號基站是完全用來處理有機物廢水的,大量光合作用生產出大量的基礎有機物材料,基站在玻璃罩外面建了一組組溝壑,如同一朵巨大海葵平鋪在了中心月海區,總光合作用面積大於五十倍。

四號基站是電力基站,開始核反應制輸送能源,向下擴展一組組發電站。

五號基站則是將利用電力冶煉礦物,其中尤為重要的一個車間就是將橄欖石中儲存化合水給提煉出來。月球領地中的水,是硬通資源,所有的農業用水都是循環利用。

六號基站則是基建工業區,一台台百噸級別挖掘機在這裏進出,這裏負責培訓工人,並且組織工人到領地上幹活,一號領地延伸到月海的一圈圈溝壑就是這麽修建出來的。

大分工後,每一個工種都高度專業化,而專業化後就需要復雜的協調。

李圭在此展現出了優秀的領導能力!同時也無形中通過這種新經濟建設活動,將領地“人事”“經濟”大權掌握在手中。

例如:不同種類的物資,怎麽運輸?生產鏈上下遊交接時間,不耽擱各自的生產流程。工業越大需要協調的越多。這裏面還有著先進經濟分配。畢竟讓每個人都有幹勁!得物資分配。

二十一世紀的農村朝著城市輸送蔬菜,都能產生新的鄉村權力!更何況衛鏗這全面鋪開建設,李家在這裏殘留的余黨,眼下被快速沖散。

封建和集體經濟的分割線。

月球廣寒宮的盟會依舊采用金銀本位制度,上層交易都用金銀來標價“礦產”“能源”“武器”——唯獨不標價勞動力,因為封建制下人口勞動力沒有交易價值。

李圭在這種經濟活動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了擺脫傳統封建“金融”牽制,首先開始搞自己的基層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