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智育”後的對比

2623年3月份,整個世界的處於一種躁動不安中,政客們好戰,富豪們攀比,窮人們的則是追求沒有明天的墮落,——衛鏗的解釋:這可能和這個位面目前正在進行“常數波動”有關吧。正如地震了的耗子會在大街遊走,這種世界的抖動讓人類思維中充斥不安。

聯邦今年的全球安全會議是在開羅召開,曾經的克魯斯元帥在經過了幾輪運作終於軍轉政,此時他高舉酒杯,對著鏡頭前社會各界許諾,一定要遏制“世界倒退到前國家主義”的狀態。

旁白:在星海聯邦幾百年的政治正確中,聯邦之前各個獨立國家被描繪成了“原始”的政治模式。而歷史終結應當是“一個超大型公司超然於各個地區政府”

星海聯邦,那沿海超大城市的文化傳媒界,都在對此鼓掌。

而在新伽坡地區,星海聯邦向東運輸龐大艦隊群路過這個馬六甲橋頭堡的摩天大廈時,眾多在觀天社區域感覺到被迫害(重稅)的文化人紛紛留言:“慶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裏!”

先發制人,要講究“難知如陰”,聯邦政客在喧囂中無視了這一條

薪火軍中央指揮部也確定了,星海聯邦戰略反擊方向在孟港灣。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方向,星海聯邦在緬河和天竺次大陸兩面夾擊薪火聯邦。

衛鏗嘀咕道:“老子就是打高原戰役起家的。”

高原上喜馬山脈重重隧道內,第八號山脈交通中樞內。

薪火軍的南方戰區將軍,方瑞在戰前會議上對參會同志們如此敘述道:“星海聯邦可是忘記了什麽?”

方瑞用手指了指地球儀的北極圈。

幾個月前,聯邦的艦隊集群主力還在北邊,現在一下子陡然轉移到印度洋方向。這樣的戰略調整是不是太“迅速”了?他們真的有那個組織能力,將大戰對抗重點從北極圈調節到亞熱帶附近?!

這樣的戰略調整,北極圈和亞熱帶環境不一樣,後勤體系要更換,相關的管理團隊也需要磨合!至少人類在寒帶和亞熱帶的生物鐘代謝都不一樣。就是食堂飯菜供應也都是要有微弱差別,不能再搞燉菜,要多增添一些新鮮蔬菜。

作為德智體美勞中“智育”體系培養天心者與這個世界上名為精英實則是“劇情土著”們相比,最大特色就是能從“時間”“空間”全局發展來來思索如何執行計劃。而反觀這個位面“原生意識”,即使是眼界很高的劇情主角,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單一一項,例如“愛”,關注了智械,就徹底忘掉“打興奮劑”活的不像人的的同類。

衛鏗:一個人沒有全面視角情況有情有可原,但是一個位面茫茫人海都是這樣,那就“智殘”

視角切到觀天社中,

值得一提是,從目前的情報來看的,星海聯邦現在艦隊派選擇進攻方向是南線,也就是世界屋脊,那麽北線呢?

衛鏗模仿曹操語氣:倘若在北線有一只機動艦隊,豈不是能從空間上牽制我方北線大量機動力量!——現在沒有做,那是不是聯邦軍事家“少智寡謀”?或許說還有別的什麽考量?

很快,天心者們把帝國那邊也放在了戰略考量上。即,帝國北極圈內的核導彈基地現在又異動。

在興安嶺022號基地中,楊百萬:“我認為星海聯邦這次開戰是一次短期軍事冒險,他們壓根就沒有考慮過沖突長期化的戰爭。整體來說是投機,而投機,就必然會最大限度思考借助外力!我認為有可能,聯邦政客和帝國大臣們或達成了某種協議”

公共通訊中楊百萬標出了星海聯邦近些年來依托艦隊快速鎮壓各地叛亂的計劃,故,政客們此次認為能夠通過強大軍事實力,在極短時間內將觀天社壓倒屈服。

楊百萬此時標注了先驅和帝國,復仇者同盟,這三個方向的勢力,在畫出這三個勢力在周邊部署後,用手重重敲了敲一處!

楊百萬:“我們一直是考慮戰爭長期化!但是我們的對手生物思路可能和我們不一”

這些年,觀天社在戰略課上強調預防危機聯動。——早在三國時期,政治家們就會老二老三聯合起來幹老大。我們逐漸變強事後,帝國作為棋局中的一員,是渴望是時候絆我們一腳的。

楊百萬打開了北方地圖的:“必要時候,我們可以在其他方向上進行戰略收縮,做好空間遲滯的部署準備。我們疆域足夠大,有足夠實力用空間換時間,只要我們在時間上破其一,其他方向上的威脅就能逐一擊潰。”

方瑞不禁凜然,點頭道:是的,事情必須考慮到最壞可能。

總戰略安排,即當下將北亞大片區域工業資源進行統合,隨時準備進行堅壁清野,高科技生產在二線進行備份,確保所有廠房在後方有至少三套鏈條。一旦真的出現戰略不利情況,人先撤回來,到後方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