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劍,錢,權

北洛星上,稷中在這裏“傳武”的第五年,隨著天心盟投射基地車的幫助,這個星球上的部落文明開始初步的科技化,有了作坊級的工業水平。

這已經是極大進步了,是的,工業化需要工業文化,需要社會革命形成的工業組織!這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何在部落制基礎上,形成“組織度”足夠強的體系,衛鏗經過大量調查後,找到了最可行的方案進行。

在大陸中央最大的一座巨大死火山內,天心盟派來了“絕地武士”小組,在這裏成立“方寸山劍派”。

在這個宗派體系的動員下,原本的北洛星本土人拿著星海聯邦提供的工程機械,開始按照星海公司測繪員的要求,一點一滴的進行隧道探測與挖掘,來換取貢獻點。

隨著地殼六千米以下的穹頂建築群逐漸建設完成,可以容納整個北洛星的青年們脫離部落開始全新生活,方寸山派抗住了各個部落守舊派明裏暗裏的反對阻力,能夠對外招商引資,將在葛須文明注冊的星海藥業公司的一些科技產業,引導在這裏。

當然這個引入“葛須人的公司”的決策,不僅僅是讓部落老古董們不滿意,更是讓一些腦袋一根筋的年輕人不爽。畢竟一直以來“葛須”都是反派,現在發展的好好地,為什麽要還要和“反派”合作呢?

某位北洛青年:這不是給好好的一桌菜,夾帶上了一盤“糞”,敗壞大家情緒嗎?

衛鏗嘆息:這就是“小國寡民”的視角。因為脆弱的尊嚴,而對自己發展的阻力進行無視。整個北洛星現在得到“天心盟”的投資,未來最嚴峻敵人已經不是葛須文明了,而是在北冰洋上轟出那個“巨大海盆”的超級文明,而目前還和葛須打交道,就不用快速面對更強宇宙boss,所以那麽急迫“刷boss”幹什麽?就不能苟,嗯,耐性多積累一些嗎!

星海公司在這裏為體術“修煉”,打造了一系列需要消費現代科技的產業。

例如,能夠加速修煉修建的磁場室,以及輔助修煉者了解自身“生命能量”分布數值的“智能化機械服”。

正如古工業時代的房產經濟一度盛行,是那一代人對安居樂業的價值觀導致。並不是什麽“經濟學中大眾投資理念變化”之類雲雲,一旦大家對安居樂業的理念有變化,房產泡沫就會破了。

同理,北洛星現在最火熱的武道文化只要一日不變,這樣的投資就不會虧。

星海公司通過磁場室,能讓室內磁場仿照北洛星球地核環境,進行千萬倍強化,讓有機物與這個位面“反置換粒子”加速結合。

旁白:在這種強化磁場的作用下,會讓“高能粒子活性”完全融入“肌細胞”生物能中,而使得神經細胞碳份子管缺乏發展,斷絕精神力入門的可能,故這種技術,高級文明是不會用的。

而現在由於要迅速樹立北洛星人“工業價值”的概念,所以拿出了這套“顯著見效產品”。

一場成功的變法,要給大家一個一起行動的利益理由

北洛星上,方寸山劍派和天心盟還有著更深的利益關聯。

到目前為止,天心盟在星海中仍然是危機四伏的情況。

高級精神力者與無人艦隊尚未形成戰鬥力,所以需要一支有“體術”體系的力量來應對現在隨時可能的“危機”時期。從北洛星上,方寸山劍派中征召體術戰士進行機甲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至於北洛星上體術集團以後會不會尾大不掉?

最終反而成為古工業時代歐聯盟中各色各樣的族裔集團?

衛鏗現在進行了針對性的安排。

方寸山劍派這個部門就是為北洛星球量身打造的“宗派文化”。

衛鏗:搞文化多元化,核心關鍵是用“新的凝聚概念”替代“舊的凝聚概念”,例如秦國要把六國各自分散的凝聚概念,替換成新的統一凝聚概念,可不僅僅是用了“皇帝”這個牛逼名字,還進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當然後來還是散架了,直到漢武北擊匈奴時,漢家的內核才算是成功。

二十一世紀某些國家搞多元化,初心是消除各種族裔階層分歧,統一在新的“自由化”“西方現代化”概念下。但是後來這個概念沒有產生足夠向心力。

衛鏗給北洛星的復興,安排了一個宏大敘事理念。

天心歷21年,在北洛星球核心的山脈上,衛鏗樹立了碑文,碑文上記錄著空扭位面“方寸山劍派”的歷史。

創派三千零三十七年(衛鏗考量一番,對自己跨維度的時間進行了非常保守的換算)本宗以踏平人間坎坷為道,這裏誕生了六十七位大劍仙。

衛鏗對著新手的弟子口胡:“本宗門原隱於星辰中,非大爭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