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章 “田園”和“內殿”的亙古之爭

37世紀已經過去二十年,而這時太陽系史學家們還在回顧34世紀至35世紀。

史學家們:那些年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時代,但毫無疑問是人類文明重要時期。

近代以來,三十四世紀先是諸天疆域出現的老牌穿越者離開了維度王座,一位位新上任的王開始規劃各個物理區域,預備著人類文明隧穿進入了“意識集群合作”的時代。

史書是有多家記錄的

箜穿隙:這段時間怎麽說呢,一開始穿越者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都處於一個安全和平的年代。

浩土一世(秦天放)規劃下的疆域時空擴展是極大繁盛,探索疆域到了四戰結束初期的的三百倍。同時新興崛起“諸天君王”也強化了時空管理的水平。(那時候衛老爺還沒有開打,在諸天位面上還是摸清因果規則為主)

但是隨著三十四世紀末期新上任的君王們倒行逆施,胡亂革除穿越者的身份(箜穿隙這裏大肆甩鍋何崇運)這是浩土由盛轉衰的拐點。

野史和日記分割線

何崇運的日記則是另一種說法:自從啟動新法案後,一次性開革了六千位穿越者,極大的震懾了非法份子,徹底壓制空間內那些肆意作亂的現象。

這些開革出去的穿越者,在失去穿越資格後,幾乎全部都是表示了非常後悔。但是即使這樣,聯邦依舊進行了“懲罰性”的再考核標準,這些人員中隨後有634位人員重新具備了資格。

不過不管何崇運怎樣粉飾,其他多家記錄者都統一戳破何崇運觀點。

白喚靈編纂的“浩土史”在末尾是如此記錄:但不得不提的是,何崇運開革掉的一個穿越者,引起了“諸天時代的墜落”。

關於37世紀對“浩土刁民造反”的描述,有兩種畫風。

1:太陽系內圈是這麽描述的:那場諸天墜落重創了當時諸天體系下以何崇運為首的改革派的雄心,使得道路不得不重新回到保守穩健道路上。

2:而眼下在太陽系外圈,星田區域的教科書上:革新之戰,奠定了“德智體美勞”基礎路線,徹底證偽了30世紀後的注靈體系,指出其重大缺陷,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

兩種截然不同的描述,代表著當代對第五次位面大戰,不同的歷史觀。

連綿不絕,源遠流長

3614年,羅達勝(6.8章衛鏗在潘多拉位面的時候,聯通的絕命位面時空聯絡人劉素,由於是繼承羅紅星衣缽,所以改名。)乘坐外太空飛船,經過跋涉,來到了冥王星外。

在來到此處太空的時候,他驟然感覺有些不對,在這空曠太空中,似乎飛船每次隔著一個短時間,就感到了灰蒙蒙的,然後又變得非常通透。而且間隔的時間非常標準。

這個現象,可參考,在鄉村公路旁樹立標準排列的人工林,當汽車行駛,視角和人工林縱線平行的時候,則透視整個人工林,隨著車行駛角度稍微傾斜,視角內就不再通透,樹林重新密密麻麻——這就是“橫看成峰,側看成嶺”的效應。

太空中星田建設的是非常廣闊,同時又非常空曠,在茫茫的太空中,幾乎幾十公裏才會有一顆沙礫,密度非常散開。但是這些沙礫排列是標準的。

但在近乎無限廣闊的太空中,隨著太陽光的照射角度,就會出現通透性差異。

羅達勝一開始在太空窗前沒反應過來,發覺窗上明暗交錯,以為是室內燈光的問題,但是擡頭看了看確認了燈光是沒問題,再看到玻璃窗前的這一幕,被震撼的無以復加,緩緩道:“這是?”

時空管理局給他配的系統通訊員(景哲)解釋道:“這是田園,他在星海上開啟的建設積累模式。”

羅達勝:“這到底有多大?”

系統(景哲):“目前,他所上報的是六千七百八十四個立方天文單位,這是在3345年,他宣布‘隱居’後,宣布建設的規模。”

羅達勝看了看衛鏗的資料,語氣怪異道:“隱居?”

資料上顯示,衛鏗這七十年來沒有參加任何主世界的時空管理考核。

衛鏗沒有參加主世界時空管理局考核,但是在太陽系物理學中頻頻發表最新理論成果。

如最近的一期,就是“虛天體引力井對遠位面時間流的辨認應用”。這些論文中都非常詳盡的解說了新“意識在冷時空區回蕩”機制。

系統(景哲)諷刺地說道:“他退出時空穿越部門,但是並不代表沒有穿越,只是他穿越的痕跡無人發現。”

此時,讓主世界時空管理局監察者們十分介意的是,衛鏗現在在維度上不吭聲,故讓時空管理局總覺得衛鏗是不尊重他們。

其實呢,衛鏗覺得在很多位面上逗留都是很無聊的,例如幾十年研究街邊小食,亦或是當普通的npc農民工人,衛老爺不想熬監察者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