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擎天四傑,一源雙魂

春去夏來,62年那一屆的科甲中,前三位全部晉級成功。

除了衛鏗之外,都是走天材地寶入體的路數,凝結的是中品金丹。

在這個小星球上,中品金丹是中流砥柱了,有望晉級元嬰。當然,衛鏗在官方記錄中,也是在這一年晉級成了結丹。

這一屆中,頭一批“有資質”的修士晉級結丹如此順利,似乎是開了一個好兆頭。

此次變天周期中,練氣的看著有些搶風頭。但實際上,修神的才是順風。

王旌、蘇恒、田槿、李蛩,被好事之徒稱呼為龍虎鳳玄四傑。

王旌作為控火者,對於大型武裝的中央能量爐,有著操作的天賦,所以他是以一架長五百米的龍首戰艦為座駕,掌握了空天優勢的他,開始著手於空天打擊體系。

旁白:他相對於前人的優勢,是完成了空中衛星組網,通訊控制體系。

蘇恒則是在進入前沿戰區後,控制了西北線的機械化部隊。相對築基期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他作為一位真人,現在能直接控制三十位築基期(包括武舉鍛骨期)。

67年,在西北的祁緋山區域,他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一排排的坦克,沿著道路和廢棄的藻類田移動,天空有戰機掩護,而先頭地形復雜的地帶,由武道斥候們穿著戰鬥機甲占據制高點,拿下了卡蘭湖要塞,對該區域西方教廷的四個裝甲師(三千規模的陸地坦克機甲團),完成了圍殲。

旁白:相對於其他同僚,他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在於對武備完成了半智能化升級。

全智能化,就是類似天網機器人的模式。全程有百分之九十的作戰流程,都是由智能系統主掌,只有少數基地內的後勤,是在人類手裏掌握。二十二世紀的經驗,在事實上證明這是不靠譜的,一旦戰爭長期化,各種要素的幹擾,全智能化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至於半智能化,就是二十一世紀後期的軍事標準。

軍裝備可以在“ai自動”和“人工手動”之間,由軍人根據作戰情況進行人為切換。

高風險的短期操作,由“ai自動”,低風險的環節保障控制,則是“人工手動”。

例如迎著敵人炮火沖鋒的,這是“甲級”風險的,肯定是讓ai自動——人命多貴啊。

而在己方空軍絕對優勢掩護,以及信息化遮蔽情況下的突擊行軍,則是“丙級”別的風險,裝甲車上盡管可以由ai操作,但每一個車輛平台上,都有士兵值班,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上述軍事條例,讓幸存下來的老兵團隊是格外的強悍,同時打壞的各項武裝載具都能被後方生產線補充下來,不害怕損失。

田槿位於大洋上的航母戰鬥群中,她控制航空母艦時,聯通著岸邊的戰鬥機編隊,在南妖海對西方教廷生化部隊進行打擊時候,切入戰鬥就從九天而下一直壓制。一天內能打擊五千個目標,三天內能打擊上萬個目標,打擊效率遠超過同僚。

旁白:她的彈藥體系有文章,這是來自於後方玄武級別潛艇直接輸送的,且彈藥種類多樣化。

玄武

相對於上述三位輝煌的成績,李蛩顯得沒有自己獨立的軍事特色,但是那三位的科技項目,李蛩在其中多少參與了。

畢竟是科甲同窗又同屆,在政局中有著天然的同盟關系,一榮俱榮,一興皆興。

李蛩:能找靠譜合夥人,要比單幹更有前途。

東聖國內各個圈子都固化了,李蛩出身寒微,能找到穩定的合作夥伴已經是偷著笑了,就別去提是別人占了自己便宜。

作為寒門子弟,要有自強不息的傲骨,萬不可有攀比的傲氣。

此時李蛩如果過於傲氣,那麽很快就會被朝堂上,那些有心人給搓掉,但是現在用傲骨支撐著前沿戰局,誰敢搖李蛩的身,那李蛩頂蓋上塌下來一小塊石頭,就會砸死這個倒黴蛋。

其實真的要按能力,根本沒有“四傑”,例如二十一世紀初的金磚四國

回到眼前局勢中,李蛩深入了解了東聖國上層的資源調配體系,發現論武備制造,東聖是不可能輸的。

唯一的短板就是人力供應,以及士氣的消逝。——有一兩個寒門出身的練氣期結丹修士,對東升中下層那是遙不可及的故事,而只有街道上“獲得異氣”成為武道強者,能連續踢了幾十個館的黑馬,才是讓東升下層感覺到津津樂道的。

正如養雞場,必須要放一兩只雞在籠子外,自由自在的行走,那些雞才有奔頭。

上一個輪回中,各種賽博街頭上的“拳皇”文化,就是籠子外的散養的雞。

這些在街道上我行我素的拳聖,能讓整個東聖國內保持著一種亢奮。盡管世家依舊穩如泰山無法被改變,籠子內的民眾也依舊會為了江湖上,那幾個“拳聖”高手明星出現,感覺到上面世家給予的壓力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