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 封鎖太陽系

3983年,星海田園在土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引力圈中,穩固構建的堡壘地帶。周圍六顆恒星灌溉的“大河”,開始源源不斷的朝著太陽系的方向供應“信息量”。

這一年田園派和太陽系內圈之間戰爭進展,態勢已經如同長平之戰時,秦趙對峙的局面了。

小行星帶上,雙方各自修建的物質站,都進入了“信息焓”高消耗的狀態。而田園派這邊,從遙遠星空上,一條條線路,如同春季冰破的溪流一樣,從遙遠星空而來。

恰如四千年前戰爭背後的經濟格局。那時秦國相對於六國,乃同時期所有古典軍國主義(亞述,亞歷山大,波斯),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國策。

多代的秦國君王持續運用國家資本投資水利工程,以至於國力一直是在正向循環中增加。這造就了後續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一統結果。

所以秦國縱然在“閼與之戰”(趙奢成名戰),這樣十幾二十萬人級別的會戰中遭遇大敗,也沒有如同魏國喪失魏武卒一樣,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是閼與之戰9年後。本是遠離本土的秦軍依靠著從“鄭國渠”“靈渠”這樣的水利工程,將關中、巴蜀這兩大糧食產區的糧食運往前線。而趙國這次則需要請求借齊國粟。(注;24年前趙國參與樂毅的九國伐齊,所以借齊國糧?)

長平之戰是長久以來的國家余量投資奠定戰略勝利,可不是敗者們找的“虎狼之師”、“關中天險”此等借口,可以彌補的。

四個千年的今天,歷史規律亦如當初。

回顧這五百年來,早年太陽系內圈的意識們,對星海田園派在海外恒星上興高采烈的“玩泥巴”,是表示非常不屑,認為這是一種很土的娛樂。直到眼下直面“大考”,才明白“大河”的作用。

在這一百年,星田派調節了多顆大恒星外日冕放射環系統,

大約是3912年,天狼星實踐出相對於現如今最成熟“開閘”模式,

當恒星噴發物質進入白矮星上的戴森環帶,加工成物質波,然後物質波以臨近光周圍水亮。

隨後同為雙子座的河北三(35光年),天鷹座河鼓二(16光年),天琴座織女一(25光年)半人馬座南門二(4.3光年),南魚座北落師門(22光年),大犬座天狼星(8.6光年)也相繼完成了開閘放水。

近年來,也就是3977年,雙子座的河北二(49.8光年),這顆“變星”的膨脹周期被完美預測,提供了這個百年星田所需的最大水量。

未來幾十年來,源源不斷的信息焓將從幾十光年範圍內得以快速調動,匯聚到太陽系。

星田時代的“伐紂之戰”就此開啟。

太陽系外圍柯伊伯帶,隨著大量物質信息抵達後,田園派有著充足的資源組成名為“星際長城”的星雲陣地,對著太陽系內圈步步進逼。

星海田園派總共是有六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數量為一千人。輪換在在土星木星一線施加壓力

值得一提是,現在的太陽戴森環分為了多層,太陽系內圈勢力只掌握住了外戴森環。

而內戴森環上的太陽工程組,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自太陽系外圈田園上供應而來的人材,即使是部分出生於太陽系內圈的意識,此時也並不站在“中心派”這一邊。

在戰爭開始時候,太陽系中心派,是想封鎖道統派和太陽之間聯系。但目前,隨著基建的太空長城區域,突擊到了大行星運動空隙處,星海田園和太陽中心已經完成了新鏈接。

3983年4月23日,太陽的北極區域,星海田園派“紫薇星”指揮部。

星海田園的指揮官們,抵達了這個節點,將自己星海田園中的“量子信息態”轉為了較為穩定“光粒群”。

在所有人的信息庫中,出現了作戰地圖,可以看到顯現出戰爭節奏是非常慢的,這其中有一個長期的建設計劃。

例如,柯伊伯帶有數千個戰略節點,這些都是直徑超過一公裏的行星,這些在過去坑坑窪窪的自然星體,現在已經被打磨成了光滑的人造天體標志物,同時運轉軌道開始被調節對稱。這些星體將成為“神經突觸”,將按照數學調配,交替的成為信號中繼站,

這樣戰爭建設是太陽系未來,太陽系內的能量雲中,和物質輸送,將建設的與人體生命體系一樣復雜。

故對於田園世代來說,這次戰爭不僅僅是要贏了,而是要樹立人類發展中兩個時代之間裏程碑…

田園指揮官們在“光譜語言”交流討論目前戰略:星海田園方面將堡壘全力推進土星和木星過渡區域,已經截斷了“中心派”朝著冥王星外軌道的兵力投射。

由於勝利無望,海王星、天王星“領導主義”在文化上開始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