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聖賢講道,當世大德

孔丘?

陸煊心頭一緊。

現世雖然歷史斷層,絕大部分典籍、史料都遺失,但孔夫子之名,到底還是流傳了下來的!!

畢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而即便在現世,依舊有不少推崇儒學,甚至以儒入道的大修!

是同名?還是說,眼前壯漢,便是傳說中的孔夫子?

“敢問這位先生,此來尋守藏史意欲何為?”陸煊心頭雖炸起驚雷,但面如平湖,輕聲發問。

一旁,尹喜依舊警惕,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位自稱孔丘的人,這個名字他倒是聽說過,最近聲名鵲起,但……

壯漢此時還禮,溫和笑道:

“吾聽聞周室守藏史,學識為天下第一流,故為請教來。”

“我便是。”陸煊坦然,旋即擡手做請:“孔先生,屋內一敘吧。”

孔丘臉上並沒有訝異之色,眼中閃過了然,卻並未直接進屋,而是再拜禮,再道:

“我為請教而來,當不起大人先生之名,吾字仲尼,大人喚我仲尼便是。”

說罷,他側身讓開。

孔丘,孔仲尼……

真的是那位孔夫子!

儒家先聖!

饒是以陸煊之心境,亦起大浪大潮,索性到底是大宗師了,對身體把控極為精準,倒也沒有失態。

但,但這可是孔夫子啊……向自己請教?

陸煊有些心虛的同時,帶著尹喜推門而入,孔丘緊隨其後。

進了守藏室,三人於蒲團上坐下,陸煊參水,尹喜警惕,孔丘則環視四周藏書,略微艷羨。

“仲尼不知欲請教什麽?”少年正了正衣冠,目光澄澈,輕聲發問。

孔丘正襟危坐,認真道:

“我如今在魯國為官,見了許多爾虞我詐、功名利祿,又見了許多百姓流離,歷經生離死別,心頭有惑。”

“請說。”

“我曾經思索過很多次,尋常百姓一生不過百年,尋常仙佛亦有壽盡之時,而生來煩惱便不斷絕,多苦難,那麽……人此一生,到底為何?”

他嘆息道: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生年華寥寥,絕大部分人自出生起,便朝著死亡邁步,一刻不停……何其苦悲?”

陸煊認真思索,想到老師曾經說過的話,又想到本門所崇尚的【無為之道】。

片刻,他輕聲道:

“人是自天地間而來,與萬物自然本為一體,而生老病死便如同春夏秋冬,是自然之規律,那又有什麽可悲傷的呢?”

頓了頓,他繼續道:

“故此,尋常人只需順其自然,以無為而行於世,從心所欲但不逾矩,又怎會被苦難所困擾?但若讓名利二字束縛,又或為仁義奔走,愁緒自生……仲尼何必發嘆?”

靜靜旁聽的尹喜愣了愣,目光瞥見四周有紫氣氤氳,有金蓮天花之虛影,心頭一顫。

孔丘並未注意到四周的變化,只是執禮再道:

“我便是崇尚於仁義,我之憂慮,是在人間大道,仁義不施,各國戰亂災禍不停,又有仙佛高居九重天,視萬萬人為螻蟻……我之道,是有為,我嘆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

說著,他擡眼看向眼前少年模樣的守藏史,等候回答,等候解惑。

又是片刻過去,孔丘看見眼前少年理了理衣裳,目光澄澈,輕撫案幾,旋即,擡起水杯。

“仲尼請看。”

陸煊推了推杯子,問道:

“杯中是何物?”

仲尼答:

“水。”

“善。”陸煊放下水杯,神色亦肅穆了起來:“我曾經,聽我老師說過一句話……如今,我便再告訴你。”

他一字便一頓,出口時,四周虛幻之金蓮、天花等,凝聚成實質,道音悠悠,仙樂渺渺!

尹喜瞳孔猛然收縮。

“水,為萬物之一,亦有它的德行,水順之於自然,不留戀於眾生所喜,不停滯於眾生所惡,如此德行,不更近於大道乎?”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少年逐漸進入狀態,開始闡述自身所領悟的道與理,從最開始的和孔丘辯論,發展到後來,反而真正成了‘教學’。

他字字珠璣,起先聲音還很微弱,但後來卻逐漸浩大,自守藏室起,直至響徹整個三千裏洛陽城!!

良久,語畢,少年淡淡發問:

“如此,汝可明白?”

孔丘嘆服,起身做拜,執大禮:

“多謝先生賜教!”

陸煊一愣,這才猛地反應過來,眼前的是何人!

孔聖人!

他微微一驚,想要避過這一拜,但念頭轉動間,卻復又端坐,坦然受之。

而此刻,守藏室之外,長空色變,紫氣浩浩,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道音蒼茫,走卒商販側耳聆聽,官吏王公神色震動,明堂至上,天子起身,癡看頭頂紫氣氤氳,仙葩朵朵,金蓮綻放,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