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再遇孔丘,請陸子入齊關!

狂風獵獵,頭頂是百裏大勢之華蓋,偶見飛鳥。

大日光透過厚重的雲層和大勢華蓋,潑灑而下,正照耀在這座齊國第一雄關之上,波光粼粼。

城墻上,大將神色凝重至極限,手持長戟,死死的盯著雄關前的車輦和車架。

“大人,當如何?”副將詢問:“可要以雷霆之勢,起軍陣,落百萬箭矢,射殺此人?”

“你瘋了?”

大將側目,冷道:

“當世大德,就這麽好殺?更遑論旁邊還跟著秦國的國君,一位大品!”

頓了頓,他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

“且先靜觀其變吧……讓士卒們都做好準備,弓都拉滿!”

“是,將軍!”副將當即將令給傳下去,雄關之上,十萬軍卒蓄勢待發,引弓搭箭,兵戈煌煌。

而此時此刻,雄關前。

無論是陸煊身後的百騎和八十一甲,亦或者跟在孔丘身後的七十二弟子,都並未因雄關上空旋轉的恐怖軍陣和十萬悍卒的引弓而有所動容,

而陸煊、孔丘、秦穆公更是神色間無有半點波瀾,都在笑談。

秦穆公輕聲道:

“這位便是魯國的孔子了吧?久聞大名。”

孔丘微微做禮,笑答:

“是老師那日在洛陽指教過後,我這才得成大賢之位的。”

說著,他朝陸煊一拜,便在這雄關前、十萬弓下,笑談道:

“那日一別陸師,學生回到魯國,輾轉反側,思索我之道路,思索仁與義,竟真琢磨出來一些東西,收下了七十二徒,但心頭依舊有惑。”

陸煊端於車輦上,平和的笑了笑:

“仲尼,但說無妨。”

孔丘又拜,鄭重而困惑的問道:

“我所困惑,便是我所欲推行之仁義,我總覺得其理論完善,但似乎有些地方並不對,並不能自洽,這些時日也貫徹仁義之道,但卻發現與付諸於筆墨時不同,貫徹於行的時候,仁義……”

說著,他輕輕嘆了口氣。

陸煊在現世也沒少了解關於孔聖人的道,對於儒家也搜索了許多相關,

雖然歷史斷層,但儒家的東西卻相對來說保存的最為完善,故此也了解頗多。

當即,他便是發問道:

“仲尼,我問你,汝所言之仁義,是人生來便有的品行道德嗎?”

孔丘想了想,鄭重點頭:

“這是自然,夫君子者,若沒有了仁義,如何在這渺渺世間立足?若是人之一生無有仁義二字,又還有什麽存在的價值呢?”

頓了頓,在七十二徒側耳恭聽,在秦穆公全神貫注之下,孔丘繼續說道:

“您那日告訴我,上善若水,何必惜於逝者如斯,我回去很仔細的想了想,正如您所說,只要人一生活的有價值,生死不過自然輪轉,的確沒有什麽好懼怕的。”

“而我所認為的價值,便在於仁義,故此認為,修養仁義不止是君子的本性,更當是人的本性,陸師為何要如此問我?”

陸煊正了正衣冠,頭頂大勢之華蓋翻滾,

他不答,只是又反問道:

“那仲尼,你所認為的仁義,應當是如何?”

孔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仁義,便當是心思端正,為人謙和,博愛世人。”

“善。”陸煊神色沒有什麽變化,只是平靜的點了點頭:“仲尼,你的理念,和從前的我很相像。”

孔丘微微一愣。

而此時,雄關之上,十萬軍卒都面面相覷,就連那位大將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喃喃自語:

“這怎麽……論起道來了?”

說著,大將擡頭,看向被百裏大勢華蓋所遮蔽的天穹,那兒似有紫韻湧動,可以看見有天花透過雲霧和華蓋墜下,

虛空之中,亦有仙葩、金蓮等綻放,伴隨種種大妙之音!

“這是……”副將錯愕發問。

大將輕輕嘆了口氣,道:

“大德與大賢論道,有此場景,屬於正常……你吩咐下去,讓所有軍士都以布堵塞耳朵。”

頓了頓,見副將臉上滿是疑惑,他解釋道:

“我怕下頭兩位論道至後頭,起煌煌天音,叫這些軍卒聽進去了,個個都要匍匐在地上。”

副將恍然,旋即將此軍令傳了下去,十萬軍卒都撕扯布條,以之將耳朵給堵塞住,就連那位副將亦如此做,

只有屹立城頭、手持長戟的大將自持修為高深,靜靜眺望著一德一賢之論道,靜靜旁聽。

而與此同時,底下。

孔丘恭敬做禮,問道:

“陸師,您說我所推崇之仁義,與過去的您很相像,這是什麽意思?為何是……過去的您?”

陸煊端坐在青色車輦上,思緒輾轉,不由的想起了以前的自己,那時候的他認為人人本來就該遵循禮法,人人本來都是守仁守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