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聽我說法,一字一景一道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陸煊第一次鄭重的翻開這一卷老師所賜予的經文。

上次,他壓根不敢多看,直接略到了結尾修行【太上歷劫篇】,

而如今,陸煊卻能完完全全的沉寂在其中的一言一語一字中去。

“吾將所述,曰為道德,上篇為道,分列三十七章,下篇為德,細數四十四章,合為八十一之數,闡道敘德明理悟真。”

“今,宣講道篇首章,代吾師而傳於天下萬靈,凡有緣者,皆可來旁聽,若至開悟而有所得,但望能守仁守義,行禮行法,知道知德,為善為良,福澤天下,余蔭後世。”

老人端坐在高台之上,言語之時,有微風起,太上道袍席動,太上道冠亦隨之綻放出清凈光輝,

伴隨他周身所沉浮的幽幽暗暗,伴隨天地自然所自發而生的諸般異象,這大道音,竟再次傳蕩於諸天諸界。

凡俗生靈都還好,仰於陸子,雍城中人盡下拜,趙政執後輩弟子禮,垂首折腰,秦穆公和商鞅亦俯下頭顱,

而天上的仙神們,卻都是結結實實的嚇了一大跳!

人間萬靈不知陸子之師為何方神與聖,但他們卻能猜到,卻能知曉啊!

代師講道……換而言之,講的便是太上之道,等同於太上說法!

群仙群神屏住呼吸而靜聽,不少散仙遊神也再次悄悄趕來,致使雲端再現人影綽綽,

甚至就連才遭重創、才被罷黜的西極天庭中,部分仙官神吏亦都怦然心動,忍不住想赴人間聽道。

而才有小仙官躡手躡腳走出傾塌的西極天門,旋即,被一道浩浩雷給劈殺,仙神無再敢動者。

與此同時,人間。

鳥獸做群,奔襲而來,老樹抽根,百花擡腳,搬動身下方寸間的泥土,也都在朝著雍城靠近,

此來,為聽道。

至一刻鐘後,

雍城之外,匍匐萬獸萬禽,有大河大海之水,托著遊魚盤旋在側,數不盡的仙樹奇葩紮根,呈折腰而拜狀,做禮聽。

雍城之內,老道人端於虛空,手中竹簡攤開,綻放神芒,他想要取出玉虛琉璃燈映照方寸,可卻驚異發現,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心靈世界中的那盞天尊青燈給呼喚出來,

琉璃燈死命抵抗著召令,某道宮中的瞎眼道人額頭淌汗。

陸煊有些驚異,但也沒多想,並不強求以青燈照亮方寸,轉而展開兩只手掌中的竅穴,

以【世外桃源】內的後天大日和另一方自開天地內的【先天太陰星】映照交織出玄妙光華,潑灑於身周,呈陰陽交融之狀,

直至此時,他才開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述道之刻,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城萬民萬靈,滿天仙佛神明,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徼……”

老道人講述的很慢,每一個字都平平無奇,但照著這篇超然諸世諸天的竹簡念出時,每一個字便都說的極其吃力,

一字之敘述,萬般道理都囊括於其中,每一次慢吞吞的開口,艱難吐出道字,都將陸煊全部精氣神抽幹,

而等到這一個字完全吐露而出,天地感動,給予回饋,不止將陸煊虧損的精氣神給補滿,還贈給他浩浩之氣運和先天之神華,洗滌身魂!

至於此時,一字落下,生一方浩浩異象,或為兩重幽暗宇宙並立之景,或為天下山河沉浮之景,又或為周天星辰碰撞之景……

一字一景一道理,一言一念一天地。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最後一句話足足耗費了二十個時辰才艱難落下,

至此,【道】篇第 一 章,共六十一個煌煌大字,歷六十一個時辰,合五天又一個時辰,方才講完。(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

六十一字,顯化六十一方浩浩異象,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天庭至於人間,從人間至於地府,再從地府至於三十三重煌煌天穹。

滿城萬民與城外萬靈都寂然,五天不動不移,民不覺困餓疲乏,反而神采奕奕,體表浮現玄光,

而城外飛鳥走獸遊魚共那百花千樹萬草,都郁郁蔥蔥,靈光盎然。

至於天上靜聽的諸仙諸神諸佛諸鬼,無論是對陸煊抱有善意也好,還是抱有敵意也罷,皆不約而同,贊頌一聲:

“先生講道,受益良多,禮贊太上,禮贊玄清!”

聽此道者,無不受益良多。

陸煊留戀的收起竹簡,感受著此身此軀間氤氳的厚重先天物質,還有冥冥中加於真靈上的天地運勢,臉上綻放淡淡的笑容。

一笑之間,城外百花千樹萬草,俱綻神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