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掃墓,時代的最後余暉

洛陽,史官奮筆疾書。

【建武九十八年,四方天庭齊墜之後,天庭似逢大變,有劍陣通天!】

【後,有仙神親言,天帝隕,天庭無主。】

【人間無災,風調雨順,此後萬年,年年如是。】

……

“第一次伐天的時候,項羽死了。”

一處大湖之畔,披著殘甲的劉邦低頭敘述道:

“至第二次伐天時,秦穆公、李斯、蒙毅……都戰死了。”

“第三次伐天,拜張良為上尊,再擊蒼穹,慘敗。”

聽到這裏,陸煊的眉頭跳了跳。

劉邦深吸了口氣,繼續敘述:

“余部都一逃而散,大漢開始衰落,直至亡滅,我那後人劉秀被天庭選中,承接天命,再立新漢,自號天子……”

說著,這個老人忽而淚流滿面:

“而伐天失敗的殘軍各自奔逃,遭天庭幾次三番圍剿,武安君被戮於西海,張良於成親之日,在北海深處遭災……”

陸煊手中的茶杯被他捏成了粉碎。

他輕聲問道:

“其余人呢?”

“不知道。”

劉邦搖了搖頭,臉上浮現出困惑的神情來:

“通曉未來的異人大多戰死,余下則隨著始皇一起失蹤了,很蹊蹺,我查探了許多年,無有所獲。”

陸煊蹙眉,牽動因果,洞察前後,可以明析的是嚴叔等人似還活著,但看不見下落。

他仔細排查,心情逐漸的沉重了起來,因果昭示,陳家兄妹中的陳樹死去了,張化田也被斬滅,李玉同更是連魂魄都消泯,斷絕輪回之機!

陳葉、王之瑤、路重瞳等故人則與嚴叔、老天師一般,下落不明。

陸煊心頭抽疼。

他之故人,說少不少,但絕談不上多,

三次伐天,從秦穆公到李玉同,再到陳樹、張化田等,運氣好的投入輪回,運氣差的……魂飛魄散!

正了正臉上的青銅面具,陸煊輕輕嘆了口氣。

半晌,他站起身,似乎消沉,道:

“我已知曉……我去見一些故人,掃一掃墓,你且去吧。”

劉邦忽的拜在地上,淒笑道:

“帝尊,我之舊人也死絕了,妻滅兄死,嫡親的兒子、孫子也都不存,您可帶上我麽?”

陸煊凝視著這位漢高祖,輕輕在他頭上一撫:

“走吧,允你隨我走一段歲月。”

“是,帝尊!”

兩個滿身滄桑者結伴,走至一處連綿墳土,都是伐天之戰中死去者的大墓,

走過一處處墓碑,灑上一杯杯仙酒,陸煊最後站定在秦穆公的墓碑前,略微失神。

真要說起來,他與秦穆公相識相伴的時間算是最長的之一了,

從春秋開始,伐齊,布道,再至秦朝歲月……

將手掌放在墓碑上,靜靜感應,陸煊輕輕頷首:

“投胎去了麽?也好,也好……”

他將最後一杯仙酒給灑在了這一處墳土上。

離開墓群,陸煊帶著劉邦一路向北,並未飛遁,只是慢慢的走著,看人間諸事,目睹紅塵煙火。

天庭墜落的第一百年,兩人走至海域深處,最後來到一方孤島上。

這片海域的生靈都不俗,沾染龍血、仙血等,兇煞十足,數次朝著兩人發起襲擊,但卻難以近身。

上了島,陸煊走至一處腐朽的小屋前,屋裏蒙著厚厚的灰塵,

可以看見枯爛的燈籠、只剩小半截的殘燭等事物,墻壁上還貼著已然模糊不清的‘喜’字。

陸煊手執天尊青燈,照亮這一片小屋,在玉虛琉璃燈的燭火映照中,他看見過去的場景。

青年和少女在屋內拜堂,外頭是殺聲震天,雷音滾滾,

禮畢之後,二人並未走入洞房,青年將女子擊暈了過去,沉入海底,獨自走出木屋,迎上高天。

“張師兄……”

陸煊忽然垂淚。

他走至木屋後頭,這裏立著一方衣冠冢,應是歸來後的敖仙芝所立下的,

其上寫著【吾夫張良之墓】。

陸煊在墓前坐下,劉邦靜立在一旁,許久許久。

“你們也不等等我……”

他撫著墓碑,失神道:

“張師兄,我本應該在你大婚時,端坐在【高堂】之位上的,倒是被你逃了去,你啊你……”

陸煊擺上兩杯濁酒,也不喝,就這麽靜靜的坐著,笑罵道:

“仙酒就不給你了,濁酒足矣!”

“只是,你為什麽是魂飛魄散呢?幸好還有一縷殘缺真靈遁走了……”

他在墓前坐了十年。

第十一年,鯤鵬擊海而至。

“玄黃……”

目視著枯坐在墓前的寂寥身影,化而為人的鯤鵬輕聲嘆息:

“你可還好?”

陸煊似乎驚醒,掃去頭頂的蜘蛛網,回頭疲憊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