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有一個朋友之福爾摩嘉(第2/3頁)

“羅隊你總是這樣說話,你會孤獨終老的。”

“少啰嗦,認真看,別漏記了。”

那晚的環境和天氣都比較特殊,再加上曹彩靜只是匆匆一瞥,對於犯罪嫌疑人的容貌記憶相當模糊,唯一印象深刻的,只有那雙眼睛。

大腦是人類最神秘的部位,人的潛意識可以正確地記錄意識所攝取的事情,比起主觀意識能夠察覺到的記憶,潛意識裏的記憶要更加的真實以及龐大。

為了能讓曹彩靜回憶起更多當晚的細節,元嘉打算利用催眠的手法,來與曹彩靜的潛意識進行溝通。

初步的溝通之後,曹彩靜的情緒已經放松了下來,但離進入催眠還是不夠的。

這時候元嘉便采用常規的漸進式放松法幫助她進一步的放松。

曹彩靜按照自己最舒適的坐姿斜靠在沙發上,閉著眼睛,聽著元嘉富有磁性的聲音,思維跟隨他的引導前進。

“我們每個人都爬過樓梯,有時候去寺廟的時候,也會走過長長的石階山道,現在,想象你來到了廟宇山腳下,今天的天氣很好,空氣清醒,入眼是一片寬廣的天地,在你的面前有一條石階樓梯,兩旁開著鮮花,看著上面的廟宇,你感到非常的寧靜和舒適,感到非常的安全和踏實,你站在原地,感受這一切。”

“現在,你開始上樓梯了,你的身體很輕很輕,因此你一點都不費勁,而且每往上走一步,都將進入更加放松、更加專注的狀態。”

在接下來的引導‘走樓梯’的過程,元嘉讓曹彩靜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放松狀態,她的臉是帶著平和的微笑的,思維高度專注,但做主導的不是意識,而是潛意識。

在引導她進入催眠狀態後,下面就是暗示和提問環節了。

正常該是由偵查人員來進行的,但事出非常,羅前便事先跟元嘉商量好了要問的問題,再由元嘉自己整理後進行引導提問。

“來到廟宇的裏面,你看到一扇門,想象著,你打開了這扇門走到了裏面,此時的你是放松的,而且比之前更要專注。”

“房間裏有一面鏡子,它並不能看到你自己,卻能像電視機一樣看到畫面。”

“你坐在它面前,像看電視一樣看著鏡子裏的畫面,它現在正播放著錄像,錄像很清晰,記錄的是你五號那晚收档回家時的畫面,錄像將所有的細節都記錄了下來,沒有任何遺漏,你只需要觀察鏡子,便能看見任何出現在畫面中的人的衣著、相貌,能看清他的一舉一動……”

這就是元嘉催眠的巧妙之處了。

曹彩靜之所以一直無法回憶犯罪嫌疑人除那雙眼睛之外的細節,主要還是因為她內心的不安全感,她不敢與犯罪嫌疑人對視,相貌、衣著等印象被主觀意識刪除修改。

但是在催眠狀態中,元嘉把她置身到‘廟宇’當中,她所處的環境就是安全的,而且他巧妙地用‘第三人稱視角’,用錄像鏡子的方式來還原當時的畫面。

這樣便能使得曹彩靜的潛意識處於‘絕對安全的觀察者’模式當中,她就像看電視一樣。

你看到電視裏的壞人會怕到不敢看他麽,不會的,人們只會怕親眼看到的壞人。

自始至終,曹彩靜的情緒都很穩定,從她的微表情和細微的手指動作,元嘉便能得到即時反饋,及時調整催眠引導。

“我按下了播放鍵,鏡子裏的錄像開始播放。”

“看見了嗎?鏡子裏出現了你,你當時正在幹嘛呢?”

曹彩靜:“我正在關店門,外面下著小雨,我撐著傘,卷起褲腳往家裏走去……”

元嘉:“你撐著什麽顏色的傘?”

曹彩靜:“藍色的。”

元嘉:“你很安全,你正在看錄像,錄像在繼續播放,很清晰,你能看到任何細節。”

元嘉:“你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一會兒,你將看到逃離現場的犯罪嫌疑人,他與你擦肩而過,他來了嗎?”

曹彩靜:“來了。”

元嘉:“我按下了暫停鍵,現在的你擁有充足的時間來觀察他,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他的身上,你可以將他觀察得無比細致,無論是他的容貌還是衣著,但他卻看不到鏡子外的你,你身在廟宇當中,你絕對安全。”

曹彩靜:“……”

元嘉:“他穿著什麽樣的服飾?”

曹彩靜:“一條藍白色的牛仔褲,看起來很舊,還有一件領口被拉得很寬松的灰色短袖,衣服看起來很臟,有泥水的痕跡,還很舊很舊……”

元嘉:“他撐著什麽樣的傘?”

曹彩靜:“灰色的折疊傘。”

元嘉:“看見他的臉了嗎?”

曹彩靜:“看見了。”

元嘉:“細致地描述出來,他看不見你,你可以絕對安全地從最正面的角度觀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