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

張良正坐席上。

他並未就此置於腦後,而是全盤的梳理起來。

他感覺這是一個很嚴峻的情況。

他必須想清楚。

“官府……官府……”張良輕聲叮嚀著,腦海開始回想半年來秦廷的所作所為,在一番重新審視之後,他眼中漸漸露出一抹明悟透徹。

秦廷並非毫無作為。

而是一直在作為,甚至是有大作為。

一念間。

張良想到了很多。

他將秦廷這大半年做的事,一件件的串聯起來,最終這一件件事情,都如一個個光點,聚集到了一個地方。

鹹陽!!!

張良猛的擡起頭,眼中露出一抹駭然。

他已想清楚了。

也知曉秦廷在謀算什麽了。

張良肅然道:“秦廷對天下的形勢已重新做了評估,已從過去的‘天下和平’‘靡不清凈’的時勢中掙脫出來,這大半年秦廷的舉措,總結下來,其實都是在有意收攏實力,削弱地方。”

“這一切從‘官山海’開始。”

“也是從這時起,大秦皇帝與朝堂的注意力,發生了極為關鍵的轉折。”

“秦廷從過去的全力構建新天下、盤整天下,轉為了對六國復辟暗潮的警惕、查勘以及削弱。”

“其中以警惕查勘為主。”

“秦廷當前主要做的其實可稱得上……”張良遲疑了一下,不確定的說出了兩個字:“收縮!”

當‘收縮’二字說出後,張良視線瞬間開闊。

很多事一下豁然開朗。

他從席上站起,在室內來回踱步,面色沉重道:“就是收縮。”

“過去秦廷妄圖將手腳伸至天下各地,繼而控制天下,但在這大半年裏,鹹陽朝堂已發生了不小變動,這股變動一直未引起多少人注意。”

“而今想來,卻大有講究。”

“那次的變動,我跟其他人都沒有重視,都認為是秦廷為力推‘官山海’,所以將一些官員進行了免官廢官,但實則並非如此,我們都為‘官山海’這個幌子給糊弄住了。”

“官山海看似聲勢浩大。”

“實則對天下的影響極為有限,只局限於地位低賤的商賈。”

“何以能讓天下人矚目?”

“秦廷真正圖謀的是借‘官山海’,對內政進行一番肅整,對官員進行一番更替,只是當時所有人都遺漏了這點。”

“但這才是關鍵!”

張良眼中露出一抹冷色,心中更是充滿了懊惱。

他同樣也中計了。

主要是秦廷做的過於隱蔽了。

若是不再三留心,根本就察覺不到。

他之所以察覺到,主要是因對秦廷的恨意,讓他對秦廷的一切動向,都迫切的去了解,若是不然,恐也根本難以洞悉。

他們都被秦廷戲耍了!

張良緊閉著眼,在原地不斷的踏步,在腦海中不斷回想著,那段時間秦廷官員的調度,最終他緩緩睜開了眼,眼中的懊惱之色更濃。

“那段時間,秦廷征召回朝的官員,無一例外都是老秦人。”

“其中領首的嚴氏、華氏等。”

“嚴氏乃樗裏疾之後,華氏乃嬴華之後,他們都是大秦宗室出去的人,還有司馬昌、白禦等人,他們是秦國的勛貴之後,而史祿等人,則都是窮苦出身的老秦人,他們對秦國可謂無比忠誠。”

“秦廷這番舉措,是以整肅內政為由,將秦廷信任的人重新聚攏,繼而實現穩固關中的目的。”

“秦廷放棄了過去的策略。”

“已轉為鞏固關中,首要以關中穩定為主,再進一步擴大對關東的控制,繼而重新實現對天下的全盤控制。”

“秦廷慢下來了。”

張良神色變得無比嚴肅。

秦廷過去再怎麽針對,他都不放在心上,但眼下秦廷突然的收縮,卻讓張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

此舉於天下乃大害!

張良猛的振袖,眉頭緊皺道:“若秦廷真有意收縮,重新積蓄力量,恐唯有六地徹底整合,方才能與之抗衡,不然就會重蹈當年蘇秦公孫衍之後塵,不僅不能亡秦,反倒會被逐一擊破。”

“然六地本就各有矛盾,想完全放下矛盾,只怕短時都難以做到,而且六國貴族對六地的影響力,早已沒有過去那麽大,繼續任由秦廷施為,只會被逐漸蠶食殆盡,最終徹底消亡。”

“秦廷為何會有這麽大的轉變?”

張良蹙眉。

他的眼中滿是不解。

他想不通。

從各方打聽到的消息,秦廷都不該有這般動作,因為嬴政年歲漸大,大秦諸公子又難當大任,因而這些年秦廷的舉措越來越急,越來越急於求成,正因知道這點,六國勢力才一直避之又避,唯恐為秦廷盯上,成為秦廷施暴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