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孤臣!

翌日。

扶蘇派人給名冊上的官員通知之事很快傳遍朝堂。

名冊上的官員名字也被一一揭露。

聽著家中隸臣說出的一個個陌生名字,胡毋敬只覺眼前一黑,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他私下聯系過的朝臣極其子弟,無一人在名冊之中,上面他僅僅知曉的幾個名字,還都是重臣子弟,例如李斯之子,鄭國之子,王賁之子等,而其他的官員名字,他甚至都沒有聽說過。

什麽沛縣蕭何,吳縣吳芮,蘄縣曹咎等等,全都是地方官吏。

這份名冊的出爐,不僅出乎胡毋敬的反應,也出乎所有朝臣意料,甚至是很多朝臣根本就不曾預想過。

胡毋敬雙眼直直的盯著竹簡。

身子已有些站不住。

他強撐著身體,不讓自己癱下去。

他的確算計了扶蘇,但扶蘇何嘗沒有算計回來?

本以為扶蘇就算對自己有不滿,但當時自己私下聯系建立太子府的事,畢竟都已由自己扛下來了,也沒有對外說過任何名字,扶蘇就算多次詢問,他也始終守口如瓶。

扶蘇不知自己暗中聯系了那些官員,就算想要對這些官員進行針對,但不知這些官吏的名字,又能如何針對的了?

他本以為多少會有人能入選。

或許這些朝臣的子弟多少會入選幾人。

這樣他雖然依舊有些難以解釋,但多少能為自己開脫一下,然而現在隨著名冊的出爐,胡毋敬只感覺天塌了。

尤其是昨日朝堂之上,扶蘇說這是聽了自己的建議。

這更是讓胡毋敬心中一陣發寒。

聽從自己的建議?

自己何時給扶蘇提過建議?

自己什麽時候讓扶蘇不用朝臣子弟的?

啊!

想到自己莫名背負了這麽大的委屈,胡毋敬心中憋屈的想死,而更令胡毋敬感到絕望的是,扶蘇說的話,多半會讓朝臣相信。

這份名冊引起的怒火跟怨念,最終都會落到自己頭上。

昨日他就已有些承受不住朝臣的逼問,眼下更是直接被做實,他哪裏受過這種委屈?承受過這種重壓?

想到自己將要面臨的場景,胡毋敬就不由滿臉驚恐,最終再也支撐不住,一口逆血吐出,當場昏死過去。

禦史府。

胡毋敬昏死過去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朝堂。

自然也落到了張蒼耳中。

聽到這個消息,張蒼一臉後怕,滿眼唏噓不已,若非他機敏,不然現在吐血昏迷的人就是自己了。

而這就是他當初擔心的。

這事太大了。

得罪的人太多了。

大到根本不是尋常朝臣能承受的。

胡毋敬承受不住。

他同樣不行。

這還是裏面夾雜了一些重臣之子,不然場景更難看,偌大的朝堂,上百名朝臣,數百名郎官,竟無一人能入扶蘇的事務府?

這對於滿朝大臣而言太過打臉了。

尤其還傳出扶蘇多次詢問過情況,這更是將此事推到了極其嚴峻的場面,也側面證明了非是不選,而是看不上,亦或者是認為這些朝臣跟郎官的才能比不過地方官員。

這頂帽子太大了,大到無人敢接下。

胡毋敬就算位列九卿,同樣也承受不住的。

這可是直接得罪全體朝臣。

張蒼擦了擦額頭冷汗,心中也是驚怕不已。

而且在昨日回去後,他就已經給自己想好了措辭,用以應付後續其他官員的詢問。

他會把朝臣相關的事都推到胡毋敬身上。

他的確被扶蘇要求提供名冊,但殿下告訴他的,只是讓關中跟關東平衡,而胡毋敬是負責朝堂相關的,他自然則負責地方,不過他對地方官員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引薦過去上計考核前列的官員。

至於其他的,他一概不知。

而胡毋敬那邊的情況,他同樣不清楚,他本以為滿朝這麽多郎官,胡毋敬定會挑選不少人,因而為了相互平衡,就多上書了一些名額,供給殿下挑選,但卻是實在沒有想到,胡毋敬最後竟會這樣。

想到這。

張蒼在心中細想了一番,確定自己的說辭沒什麽大問題,原本有些急躁的心緒這才漸漸安寧下來。

果不其然。

就在張蒼調整好心神不久,就有朝臣怒氣沖沖的找上門來。

來人同樣是一位禦史。

馬興。

馬興是昔日馬服君趙奢的後人,跟趙括也有血緣關系,只是後面改了趙奢封地的氏,此人在朝中也頗為聲望。

張蒼自不敢怠慢。

他小心翼翼的問道:“馬兄,今日怎麽有空來我這?”

馬興瞪了張蒼一眼,他所謂何事,張蒼還能不知?不過也並沒有發怒,反而是壓下火氣,問道:“張禦史,我只是想知道,為何扶蘇殿下的事務府,沒有從郎官中挑選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