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六十為限!

鹹陽宮。

嵇恒給出的解決之法,已出現在扶蘇的大案上。

扶蘇看完,放在了一旁,眼下,他還有最要緊的事去做。

沒多久。

蒙恬、馮去疾、李信、馬興、史祿,張蒼等三公九卿已按列次站在了殿內。

扶蘇一臉輕松,笑著道:“諸位愛卿無需這麽拘謹,就坐吧,朕這次將你們叫來,主要為了一事。”

“便是定下章程!”

“至於定下什麽章程,諸位愛卿心中恐都有數了,天下的世官制度該變一變了。”

“這也是為了天下的穩定。”

“朕相信諸位大臣是能明白朕的苦心的。”

蒙恬等人對視一眼,連忙拱手道:“臣能理解。”

聞言。

扶蘇笑了笑,壓手道:“先坐下吧,此事不急,有的是事情,事關這麽重要的事,豈是一時半會能說明透徹的?”

“諾。”蒙恬等人應諾,依次坐了下去。

扶蘇又道:“對於朕提出的建議,諸位愛卿可有什麽具體的想法跟建議,也都認為當以什麽為限制。”

殿內靜謐。

眾人面面相覷,都無人肯開口。

稍許。

張蒼起身道:“陛下給臣等思考的時間實在太短了,臣恐考慮不周,若是失言,還請陛下息怒。”

扶蘇哈哈一笑,不在意道:“但說無妨,朕這次本就為尋求你們的建議跟看法,何罪之有?”

張蒼頷首,他看了幾眼四周其他官員,遲疑片刻道:“臣對陛下今後的制度改革並不怎麽清楚,因而只能說一些自己的淺顯認識。”

“從臣目前知曉的,及臣自己能考慮到的,陛下深感對天下治理的焦慮,決心加強對關東的控制,因而想在天下恢復上古時期的‘州’制。”

“臣之見,此事大有可為。”

說著,張蒼話語一頓,他沒有去看扶蘇,而是微不可察的瞥了眼身邊的其他官員。

見這些人依舊不動聲色,也不由眉頭一皺,硬著頭皮繼續道:

“只是如此一來,大秦很多方面都要改變,不僅是官制,俸祿,還有相關官署的職能,以及州域的劃分,州府的確定,這恐不是一兩年能輕易確定的。”

“故臣認為此事急不得。”

扶蘇點頭。

他淡淡的看了張蒼幾眼,嘴角掠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張蒼眼下分明在顧左右而言其他。

制度改制之事,本就不會操之過急,他也沒有說過要盡快推進落實,張蒼一番洋洋灑灑,本質上就是在說一些車軲轆話。

說了一番沒意義的廢話。

不過,扶蘇也知道張蒼為何要這麽說,都不想率先開那個口,若是說錯了,無疑會引起其他人不滿,還可能引來自己不悅。

所以在故意就輕避重。

扶蘇緩緩道:“此事的確急不得,相關章程卻也要提上來,不過具體什麽時候落實,還需不少時日。”

“目前朝堂的重心當在特區上。”

“關東城池如何選擇,就要丞相依據各地情況,做出篩選了。”

蒙恬跟馮去疾連忙道:“臣領命。”

扶蘇繼續道:“朕這次的確想聽聽你們的心裏話。”

眾人沉默。

良久。

蒙恬主動道:“稟陛下,陛下提出的建議,臣認為對大秦大有裨益,隨著制度的不斷革新,大秦過去的體制注定會慢慢跟不上時代。”

“也一定要做出改變。”

“地方官員基數的增加,必定導致朝堂官員的任選更加嚴苛,唯有設立行之有效的健全制度,大秦才能始終走在正途。”

“臣認為世官制度當廢!”

“臣有幾個觀點。”

“其一,隨著大秦疆域的擴大,對天下控制力的逐步增強,我等朝臣每日需處理的政事,相較過去變多了不少,長期保持這麽高強度的任職,身體很難吃得消。”

“其二,天下一統之後,天下英才盡入陛下觳中,想將天下人才,徹底為朝堂所用,必定要給予足夠的施展才能的空間。”

“唯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進出體系,才能始終保證大秦體制的順暢流通,也才能保證大秦體制的健康。”

“其三,人終究是會老的,一旦上了年紀,不僅精力匱乏,身體越發虛弱,而久在朝堂,對天下形式很容易失去正確的判斷,也難以真正的跟上天下脈絡。”

“到時很容易在政策上,執行上出現偏差,反倒置大秦於一個負面的狀況。”

“於國於民於己,大秦都該變一變世官制。”

“臣以為善!”

蒙恬一臉肅然。

他知曉,自己這番話很容易得罪其他朝臣,但這些的確是肺腑之言,而今天下,早已不是過去了。

大爭之世,曲沃代翼,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事件的發生,已標志著君臣關系不會再像過去那麽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