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看來連老天都站在我們這邊!(第2/4頁)

明明只是兩個月沒見,他卻感覺這家夥像是變了個人似的,以至於讓他認不出來了。

馬班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

“最後,那些不幸遇難的人……”

“找個地方埋了吧。”

……

隨著動員命令的下達,希望鎮的幸存者很快行動了起來。

當然,真正讓他們充滿熱情的投入到清潔工作的並不是因為武鎮長的動員,而是因為參與清掃工作可以獲得額外的食物配給。

雖然只是一塊重量不到150g的青麥餅,但對於靠著營養膏活到現在的幸存者們而言,已經是一筆相當豐厚的獎賞了。

馬班將被動員的幸存者們分成十人一組,劃定了每個區域的衛生歸屬和分工。

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清除掉走廊、房間內的糞便等代謝物,第二階段是對庇護所的各區域進行消毒。

這不只是為了解決衛生問題。

同時也是為了讓生活這裏的幸存者們重新獲得活下去的勇氣,並且消除彼此間的隔閡,重建凝聚力。

曾在流民之家擔任協管人員的馬班很清楚,越是生活在糟糕、壓抑的環境下,越不能讓人閑著。

也正是多虧了之前在流民之家積累的工作經驗,他在處理相關問題的時候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軌。

另一邊,就在馬班的工作順利展開的同時,呂北也順利地從抵抗組織手中接管了遊擊隊的指揮權。

只不過……

這裏的情況比呂北想象中的還要糟糕。

總共671名遊擊隊成員,其中真正能夠形成戰鬥力的不到一半。而即便是能形成戰鬥力的這部分士兵,健康狀況也大多堪憂。

不止如此,他們的裝備同樣很成問題。

庫存中的武器大多以粗制濫造的鐵管步槍為主,子彈也多是黑火藥為發射藥的復裝子彈。

這種子彈不但卡殼率高的出奇,而且極其容易因為槍管積灰導致炸膛。不少人在制作子彈的時候被炸斷了手指,而這也成了除疾病之外,遊擊隊非戰鬥減員的主要原因。

次日晚上,呂北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如實報告給了遠在曙光城的楚光。

“……這裏的情況比我們預期中的還要糟糕,不只是他們的健康狀況,還有那約等於沒有的後勤。他們使用的鐵管步槍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因為武器故障、補給短缺造成的非戰鬥減員,甚至已經超過了掠奪者對他們造成的傷亡。”

“如果想要他們發揮戰鬥力,至少需要六百支步槍和一百萬發子彈。”

聽完了呂北的報告,楚光思忖了片刻,開口說道。

“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襲擊活動。武器很快會送到,我需要你盡一切可能,在最短時間裏教會他們如何戰鬥,而且是有組織的進行戰鬥。”

“我們與掠奪者決戰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需要他們在必要時刻配合燃燒兵團,截斷牙氏族向北撤退的道路。”

呂北幹凈利落地回答道。

“是!”

通訊結束之後。

楚光看向了扔在桌上的那份文件。

這是從前線送來的報告。

牙氏族已經將全部的裝甲單位,從西洲市運輸至松林峪。

而根據無人機航拍到的畫面以及瓦努斯對迪隆本人的了解,駐紮再松林峪北部陣地的掠奪者們,已經完成了決戰的所有準備。

之所以沒有動手,估計是在等一個時機。

比如……

一場大雨。

積水和淤泥雖然會對坦克的推進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對螺旋槳飛機的影響顯然更大。

新聯盟的螺旋槳飛機,主要都是依靠目視觀察進行投彈和開火,天氣對飛機作戰效率的影響是無法忽略的。

很明顯,對方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選擇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連續幾場敗仗,讓那些掠奪者在戰術上謹慎了許多。搞不好真讓瓦努斯給說中了,對方已經更換了前線指揮官。

他們即將面對的不再是那些榆木腦袋的土匪,而是前軍團萬夫長——迪隆本人。

關於對方的人事任命,楚光雖然有所警惕,但並沒有過於擔心。

對方在鞏固防線的同時,他的玩家們也沒閑著,現在松林峪的南側陣地上除了密密麻麻的壕溝,還堆放著大量鋼制的反坦克拒馬。

這種反坦克拒馬由三根L型的金屬條組成,以鉚釘和螺栓連接,組裝完成之後的形態就像一座立體的三重十字架,即使被炮彈直接命中,也很難完全損壞。

這種被稱為“捷克刺猬”的反坦克利器,曾經布滿了諾曼底的海灘和莫斯科的街道。

81號鋼鐵廠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便生產了500座反坦克拒馬,通過鐵路送到了前線。

這五百座反坦克拒馬雖然不足以填滿一公裏長的戰線,但配合挖坑以及一些其他的反坦克陷阱,給敵方的坦克制造一些麻煩還是沒什麽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