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需要更多跟我吃飯的人(第2/2頁)

沒錢的人很多,一樣住在這附近,可要是在廠區內,那肯定是更劣等的居住環境,各個廠子也不是沒想過另辟蹊徑,奈何,這裏的人不值錢,這裏的地也不值錢,守著空曠的廠區,看似人煙稀少不至於擁擠,可又有幾人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下去生活呢。

魏濤首先跟肖景懷確認了一點,在汙染方面,基本是這些年循序漸進,符合標準,除了一定程度的煙霧是避免不了的,水汙染和環境汙染都還好,尤其是地面和地下,沒有開動機器不管不顧隨意排放汙染垃圾的情況,加之這些年的效益實在不好,產能是不斷縮減,按照肖景懷的說法,場子裏很多區域,超過一半的車間,其實早就已經停工封閉了,裏面指不定積攢了多少的灰塵。

肖景懷如今在場子這裏是名人,他一個工程隊,一個室內裝修隊,再加上往批發市場介紹的力工,一百多人絕不是極限,後面大堆人排隊呢,如今挖門盜洞找關系跟他接觸的不在少數,今年過年,也有很多人專程到他家裏去拜年,目的可想而知。

城區有六七個門,從小市場吃完蒼蠅館子出來,路過兩個側門,都是大門緊鎖,旁邊的門房人也沒有,地面那半融化的積雪沒有碾壓踩踏痕跡,很清晰告訴外人,此門不通,不走人,不走車。

到第三個門,才有車轍的痕跡,還是自行車和摩托車。

“呀,肖哥,你今天怎麽這麽閑,這是回來有事?”

肖景懷遞過去一支煙:“進去轉轉。”

他沒說,人家也沒問,況且開著大奔,也不至於跑到這破落戶級別的廠區內,有什麽不軌的行為,痛快的給開門,讓兩輛車子進入廠區。

以40邁的速度,繞著廠區內的路,不是最外圍,也足足用了十幾分鐘,巨大的廠區內,很多地方的積雪都沒有融化,上面附著著黑色的灰塵,穩固的停留在那,伴隨著天氣的變化,慢慢融化,灰塵扔在,從穩固的停留在積雪上,到融化到地面,再去頑固的附著於地面。

沒什麽,一路之上,看到不超過二十人。

一些辦公樓,偶能看到光亮,大白天點燈,你不得不說一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公家的東西,很多人很多年形成了‘肌肉記憶’,我得對自己眼睛好,進入辦公室,燈就點燃。

有些樓前,能看到一些自行車和摩托車停靠,廠子只要沒倒閉,就一定還有相當數量的中層、文職人員和技術崗位人員,每天上班點卯、喝茶看報紙,甚至於更過分點,幾個人找個空房間,沒人管沒人問,上班開始,玩撲克牌一玩一天。

魏濤要利用廠區內那些區域,建造水果大棚進行種植,用你的地,給你錢,還可以用你的工人,給你的工人開工資。問題兩個,一是需要你們去搞定,大型廠礦進行這樣種植行為的合規;二是需要出具最準確的三方檢測報告,在盡可能遠離你還生產區域的廠區範圍內,建造果蔬大棚,種植生長出來的水果和蔬菜,是否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如果只是飛灰之類的,果蔬大棚幾近封閉,那個不會有什麽影響。

開車進來,如此堂而皇之,更了解魏濤的張建就知道,如果這兩個問題不是問題,那關於如何合作,報酬幾何方面,就更不是問題,魏濤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中,永遠不會拿出商人市儈的嘴臉,永遠都會主動讓利,有時候哪怕對方貪婪一些,他也會願意再去後退半步一步,用他的說法,這也是一種為民謀利,也是慈善行為。

有人注意到了這兩輛車子,有認識車的,在如今的松江,能開得起一百多萬車子的人,不乏有之,但會出現在這裏的概率,幾乎為零。

肖景懷找到了自己曾經的上級,段長。

很快電話就打到了廠長那裏,廠長還沒趕回來,今天在家值班的一位副廠長,帶著廠裏的一些中層,對肖景懷是進行瘋狂奪命CALL,然後春天的寒風之中,站在辦公樓前,等待著魏總的到來。

魏濤想的很簡單,做好事是順帶的,東順鄉和興隆鄉,布局基本完成,也不能把雞蛋都扔在他們那,早晚恃寵而驕,還會反向拿捏我。

滑雪場那邊只是初步嘗試,總是農民老鄉,也過於單一。

最主要的主體之一,我們的工人老大哥們,也得加入進來,我得讓這座城市裏,有那麽一兩千個工人老大哥,是跟著我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