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神的性質

人只有在承認另一個人是對手的時候,才會在交戰中用話語為劍為矛。

人只有在恐懼眼前的怪物難以戰勝的時候,才會用言語來嘗試為自身鼓動英勇。

畢竟,語言向來就是人類引以為豪的利劍,刀槍。擁有著以弱勝強,將強大的對手在預想不到的戰場上擊敗的力量。

就像是先前的趙綴空那樣。

‘轟——!’

收束的水,驟然炸開。炎魔體表的火炎外裝盡數淡化,只有將熄之物的濃煙向著四面八方瘋狂迸發。它看上去毫發無傷,它用力地鼓動身後那一對不再燃燒的漆黑翼爪。

“凡物!”它的聲音是如此宏大,宏大中帶著對等的震懾和威壓。哪怕軀殼不再燃燒,熾烈的火焰也依舊在它的掌中匯聚成巨劍的形狀。自那冠帶犄角的漆黑巨口中,它的宣告攜帶著龐大的力量。

“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擊敗烏頓之火,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擊敗一位邁雅!你們的魯莽為你們招致了毀滅,末日即將向著你們的頭顱落下!”

它的語言並非徒勞的示威恫嚇,它的文字中具備著力量。

這股力量被稱作是言靈,但也可以視作是某種詛咒,某種預兆。

——神權。

姜玉第一個感知到了它——他在這具宣告脫口而出的瞬間,看到了審判之矛斷折的幻象。某種龐大但卻無形的危機感自頭頂上方匯集而來,以某種超乎預想的迅疾速度收束集中,便要朝著他的頭頂落下!

‘鐺——!’審判之矛撞上炎之劍,原本就算不平分秋色,最起碼也能夠確只是保略處下風的交鋒竟是在這一刻呈現向某種不可思議的一面倒。炎魔手中巨劍所寄托的力量在交擊的瞬間增幅了至少一倍往上。且揮劍時的技巧一如既往地老辣圓滑!

卸力的技巧無法抹除這等龐大的蠻力。姜玉最多能做的,便是在虛幻化為現實之前將自己手中的審判之矛努力保下。他的共振已然支配了這件對於此刻的他而言不算強到無可想象的戰矛。而共振的功效,能夠將注入的力能無損地挪移到作為整體的另一個不相幹的地方。

劍擊潰了矛,他向著水面落下。

他在碰觸水面的瞬間數百上千平方公裏的寒潭表側便和他在振動中相互聯結。而這力道突兀增幅了至少一倍的沖擊,也被盡數移轉到了這上千平方公裏的浩大寒潭之上!

‘轟——!!!!’

上千平方公裏的水面,沸騰。

上百萬立方的水體,迸發。

它們盡數升騰,並在沖擊和高溫中汽化。而哪怕那只水神之手已然在炎魔的掙紮中潰散,但行使控水之權的活物,卻仍在水中蓄勢待發。

蛟龍舞動。

寒潭之水化作逆升的暴雨之潮。被擊散的水體中依舊蘊含著褪邪的神聖。它們會撞擊到漆黑炎魔的軀殼之上,讓這火焰中的古老邪惡進一步弱化。

它們本應這樣。

這件事它們本應做到。

然而它們才脫離水面,卻在升騰之後的數米不到距離中盡數蒸發。因為就在它們破水而出的瞬間。迎接著它們的,是一輪以同樣迅疾的速度降下的熾烈太陽!

【不要以為你們可以擊敗邁雅。】

【末日將在你們頭上墜下。】

墜落的太陽不止一枚,在它將逆升的暴雨蒸發,將舞動在水中的蛟龍視作目標的同時。另一枚同等規格的,突兀出現在這地底天穹中的熾陽,便也一齊朝著被擊退的姜玉頭頂落下!

這便是神權。

神不可被擊敗,攻擊神的凡物將遭受懲罰。神的力量永遠要高於襲擊者,攻擊神的凡物,頭頂便會有末日落下。

而姜玉在目擊到它的瞬間,便辨識出了它。

——有類似的先例。

——安格瑪巫王身負所向無敵的詛咒,沒有人(man)能夠將它擊倒。

——然而一旦它的對手變成霍比特人(Hobbits),或者女人(woman),那麽強大的它將迎來更加迅疾的敗亡。

這便是言靈,是戒律的優點和缺漏。將它激活,固然能夠帶來一時的龐大力量。但這份力量卻注定帶來無法彌補的缺漏。因為語言本就是人道,損不足而奉有余的人道,缺漏越大,帶來的力量便也越大。

——這條戒律的前綴定語,是‘凡物’。

——它沒打算用這充斥著缺憾的力量來戰勝我們……它想逃。

姜玉擡起手,他的眼眸穿過蒸發的水霧和墜落的末陽。他看見了不再燃燒的漆黑炎魔色彩晦暗。看到這墮落邁雅的內在深處,漂浮著一枚將熄的燭火。

他擡起的手化作構築的盾,末陽強大,卻無法擊潰它。

他的眸光鎖定了那一枚將熄的燭火,他知道眼前這一團古老的邪惡,正為了這神權的昭顯而支付龐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