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節 碰撞

‘轟——!!!’

龐大的碰撞巨響在兩界之中同時響起,並伴隨著足以顛覆生態圈的地動山搖。大規模的地質變動伴隨著地火噴發,而這甚至不是兩界正式相撞而產生的後果。

世界樹的葉片垂落了下來。

在足夠寬廣的宏觀視角中,可以清晰地看見代表著阿爾達世界的龐大球體並未直接撞上代表著納尼亞的世界果實。因為世界樹已然有了應對,它將作為保護措施的世界樹葉片降下,從而提供了一層足夠堅固的外層防護。它的強度足以讓阿爾達世界在上方撞成碎末,然而那根植於阿爾達世界上方的小小世界樹卻起到了類似於敵我識別內鬼一般的作用,它的存在,降低了葉片的反震程度。

沖擊因此而生成,阿爾達停在了納尼亞的鄰近地區,而兩種不同世界律法的些微碰撞也讓阻隔在兩者之間的世界樹葉片化作粉末——規則和秩序因律法的交織而得以塑造。從而演變出一個又一個具備或者不具備價值的物理效果。

世界和世界之間的距離,本應無限遙遠或者毫無意義。

但在這一刻,兩個世界之間,距離的‘概念’得以明確。它們之間的間隔在秩序的波動中穩定在了一萬六千公裏這個長度。而破裂的世界樹葉片也在這段間隔之間獲得了概念實體,成為了一片充斥著廢墟和石塊的破碎虛空。

距離得以確定,下一步便是實體。兩個位面結構在交織的律法中互相為彼此定義了體積。而其規格的對比,則和地月系統接近等同。

阿爾達是地球,它獲得了半徑六千公裏的參數。

納尼亞卻比月球更大許多,它在世界樹的支援下成長到了三千公裏的半徑。而它們哪怕原本都是天圓地方的位面系統,現下也因為存在形式的相互定義而成為星球。

更多的物理常數建立了起來。才被定義完畢的洛希極限本應撕裂彼此,但卻因雙方世界的穩定性而未能產生具體效用。然而龐大的引力潮汐依舊因此而構築。大片大片的星體物質從阿爾達世界的表側被強行撕裂,拋上天空。而在區區一萬四千公裏外的納尼亞中,則有更大的崩解幅度。

它們抗拒著共同毀滅的命運,但卻又不由自主地向著對方靠攏。星球完全碰撞的時候便是兩個互不相容的律法相互碰撞的時候。而在那之前,兩者之間的交互區,卻因不完全的接觸而讓雙方的秩序,雙方的律法都能夠彼此相同。

這便是戰場,守護者們的戰場。無論是納尼亞世界的守護者,還是阿爾達世界的侵略者,在這還未合攏的兩界夾縫之間都將不受限制且能夠承載源世界的加護——而這本來應當是伊露維塔的大優,祂若是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計劃推進到這一步,那麽世界樹將來不及做出反應,便直接被一發重擊打殘,並在後續的侵攻中被輕松帶走。

亞當的計劃,實際上頗具可行性。

然而現在,代表伊露維塔的銀色月輪卻不得不高懸於阿爾達世界的上空——祂的輝光化作向外流溢的霜白觸須,而世界樹的自主攻性措施,那足以輕易撕裂神祇光輝的龐大氣根,已然在急速的增殖中跨越兩界夾縫的上部,並和伊露維塔的光輝相觸。

祂們相互糾纏,相互碰撞。肆無忌憚地釋放著那毀天滅地的力量。而這便也是楚軒這一番暗渡陳倉的操作中所完成的最大的布局。勢和勢之間達成了平衡,直到世界樹落敗之前,中洲隊將無需顧及到那擁有著絕對力量的伊露維塔。

甚至有可能……成為左右這場造物主間勝負的,關鍵砝碼。

……

——計劃要稍稍變更了。

——納尼亞不再適合成為需要守護的陣地,相反,戰火應當在外部引爆。

姜玉脫離了納尼亞的地表,他的體內流淌著只差一匹的反地心引力境界力量。霞所化身的裁斷之槍如今就緊握在他手中。而他的同伴也都各自簇擁著磅礴氣勢,和他一起前往兩界夾縫處的空闊戰場。

他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鄭吒那充滿決意的心。

他也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那來自彼方的千軍萬馬。

世界樹的攻性根須和伊露維塔的月光在夾縫的上方相互碰撞。而向著納尼亞的世界球兇悍襲來的。則是那率領著龐大軍團的殘余維拉。

——“目前可以捕捉到的維拉一共有七,其中最強大的一體有著接近同類個體一點四倍程度的能量讀數。能夠捕捉到的精靈戰爭艦船一共有六百六十六艘。而每一艘艦船上都有著職業四階等級的個體鎮守其上。”

詹嵐送來了情報。精靈的戰船之中,有著字面意義上‘不計其數’的精靈數量。那都是在災禍爆發之前便定居於阿門洲,並被轉化為石像以避禍的神眷之民。而如今,伊露維塔顯然已經在棋盤上放下了祂所能用上的一切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