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節 聖約

以奧爾特雲的邊陲作為邊界來計算,則太陽系的半徑便是整整的一光年。而這便是‘太陽系’這一概念在最大廣義上的範圍區間,不會有比這更大的集合,而這一片區域,也足以完全地指代整個常規世界。

人類的故事實在是太短了。

九大……或者說八大行星的歷史,也實在是太短了。

除了光以外,整個地球文明中投射出的最遙遠的觸手也未必能夠抵達這一區間上限的十分之一便在太空中完全衰減。而即便是那些能夠承載信息的光,本質也是太陽這一恒星的流出,而和那些渺小的行星結構沒有太大關聯。

這個區間足以指代整個‘世界’,太陽的世界。

而如今,整個世界已然完全毀滅。

本應在十數億年後才結束主序階段,膨脹為將九大行星軌道盡數包裹的紅巨星,然後又要再過幾十億年才迎來大爆炸或者大崩塌從而變成矮星的太陽,在這一刻直接跳過了所有的環節抵達了它理論上甚至不夠質量碰觸到的最後一步。當萊瓦汀貫穿星核的刹那,上位的權能便讓這整顆恒星在一普朗克時間的範圍內坍塌成了一個小點。

超新星生成的質量原本至少也要二十五枚太陽。如此才能夠構築出引力坍塌的現象。

而當所有過程都被省略,結果直接顯化的瞬間。未足下限二十五分之一的恒星,就此化作了一枚密度在物理學上可以視作無限的純凈原點。

原暗·宇宙終結——在這條世界線上或許應當稱之為‘歸墟冥淵’——便是塑造這一極端天象的手段。鄭吒能夠跳過更多的步驟,用更小的質和能,來塑造規格更為合適的末日終焉。而蘇爾特固然不是鄭吒,但兩者的力量在這一刻,實際上不存在太大差別。

原點維持了一瞬間。沒有意義的一瞬間。

而在這無意義,或者說不存在的一瞬間中,原點的周遭,時和空都被強行還原成了相互嵌合的維度卷。

原點的爆發伴隨著時空的再定義,以及維度卷的多重展開。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從一維一直延伸到十維,然後再上升至無限維。而當所有的概念都在這等同於區間創世的工程中再度定義之時,超新星的爆發已然抵達了太陽系的邊緣。

時空是沒有意義的。

時空因維度卷的展開而獲得了定義——從太陽系外的視角來看,便是囊括了奧爾特雲在內的整個恒星系統都在一普朗克時間的間隙中被還原成了五十五億年前的原始混沌星雲。所有的物質結構都被徹底的崩解,所有的能量都因混沌而及其活躍,所有存在於這一光年中的,具備價值,具備意義的事物都從物質宇宙中被完全抹去。而它們的余暉,則以超新星誕生時生成的伽馬射線風暴為載體,投向太陽系以外的任何一個區間。

太陽系已經不存在了。

所有曾經深入這顆恒星系中的,具備太陽概念的巨獸和神祇,也都被還原成為向著外側迸發的復合宇宙射線。

無論它們強大抑或者弱小。

無論它們擁有著怎樣龐大的數量。

而它們也將是最後一批造訪太陽系的恒星巨獸。

畢竟——若是連‘太陽’都不存在了。這些受到感召,意圖前來朝聖的巨獸集群。又該前往何方?

想來,也只能夠在迷茫中隨處亂轉。然後很快就因為資源和領地的問題相互沖突,從而引發一場本不應存在的巨獸內戰吧。

倒也不差。

……

‘哐當——’

洛薇手中的筆記本掉在地上。她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怎麽可能!?”

“怎,怎麽會有這種事?”

“為什麽世界突然就毀滅了!?為什麽生化二的太陽居然在這種時候突然爆炸!?”

她的筆記本跌落散開,在場的每個人都看得見頁面上所書寫的字樣。

事件觀測——

12月9日,上午10點28分21秒。於太陽表面。

不知名的力量摧毀了太陽系內的唯一一顆恒星。

不具名之人滅世。

文字到此為止。

本來即便沒有洛薇主動記錄,幹涉,也會自動生成記錄的文档就此中斷。橫劃線的下方是大片大片的空白,並且沒有半點增長延伸的跡象。

“這可不像你啊,洛薇,吃了點虧就嚇破膽子了?”羅應龍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會議桌的桌面,滿臉寫著嘲諷和不屑。“不過是一顆恒星被摧毀,不過是區區的世界毀滅——我們都摧毀過多少顆恒星又毀滅了多少個世界了?難不成,你忌憚對方那摧毀恒星的能力,以為對方強到無可比擬?”

“充其量也不過是一件破壞力比較強大的聖器而已。甚至於一架稍微高規格一點的殲星艦都能夠做到相同的事情,難道你忘了我們上次是怎麽驅動行星殺手摧毀卡迪安,又用完全激活的六個黑石要塞將銀河系撕成四份,將泰拉光炬永久熄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