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節 殘渣的殘渣

——和計劃中的一模一樣。

勝利已經在掌握之中,需要填補的便只是過程。結果已經被錨定,但一切事像的運作依舊得依托於專人之手。

——毗濕奴。

萬千的法寶在九州鼎的光化中如煙塵一般淡化。姜玉暫時還不打算舍棄因陀羅的外構——他擡起手,因陀羅的雷霆纏覆蓋在昆古尼爾上頭。隨後,便是一槍刺出。

【敗者的殘渣】

他的對手認得姜玉頭上的九州鼎,也分辨得出那覆蓋在雷霆之下的流星之槍。被稱作妙見神輪的寶物在槍的末端化作抵禦的屏障。而後,迸發的光耀便驅散了這一區域的全部。

諸聖的注視眼眸盡數散去,它們在這裏投入的些許力量並不足以抵禦這交火的余波。而在光耀之中,毗濕奴的形體向後跌落。

祂知曉自己受到了算計。

祂知曉自己的力量被短暫地分薄,屬於濕婆的那一部分,已然在未來的遙遠時光中被因果律路線圖從聖座之上強行扯落。

祂知道眼前的因陀羅絕對不是原本的那個因陀羅——至少不全是。祂知道自己此刻,絕對落入了某位或者某幾位真聖的算計之中。

可那又如何呢?

諸天之間本就相互征戰,只要不違逆那最為基本的秩序,大天尊便不會出手。而只要大天尊不出手,那一切困境,便總能夠想到辦法渡過。

祂難道不知道因陀羅的存在是一個隱患?

祂難道不知道遲早會有對手會利用這個隱患,並且在行動時絕對會選定一個自己防備最少,最為措手不及的時候?

祂難道不知道對方只要動手,便必然會雷霆萬鈞,全力以赴。情報封鎖自不必說,自己甚至不可能聯系得上自己那值得信任的盟友?

祂都知曉,祂已嘗試——祂的呼喚在這一刻抵達不了阿波菲斯的耳中。但祂同樣知曉,自己的同僚們在過去的源世界線中不會有任何行動。

因為大天尊鎮守著歲月。

十三諸天,各司其職。真聖只能夠在自己的源世界線中行動,而不允許對其它真聖的源世界線進行操作。而在時間的彼端,‘現實’所在的節點。濕婆的跌落必然會映入阿波菲斯的眼眸之中,哪怕自己無法發出求救,一旦其余的諸天向濕婆發難,自己的盟友也必然會立刻行動。

所以敵人只有兩個——兩個敵人都將歸類於弱小。

一個位於‘現實’的,因果律路線圖的支配者,以及古的兩個轉世。古固然強大,但它們的位格早在遙遠過去便被斬落——臨聖臨不到真聖,而一旦它們試圖按部就班地重證聖位,大天尊便必然會再度出手將這敗者的殘渣抹除。

他們是可以擊敗的對手。

而另一個,則是位於源世界線的此端。寄生或者融合了因陀羅的無名之物。它拿著奧丁的槍,羲的九州鼎——它了不起也就是一個羲的轉世體。祂最多也就是一個高階臨聖,然後再加上一個最多就是同階的助手。

他們同樣可以擊敗。

而只要擊敗他們,自己也將獲取最為期望的那份收獲——最大的隱患,昔日的霆界天將不復存在。自己將成為真正的生滅之天,並不再有任何缺漏。

槍尖擊碎了妙見神輪,祂的軀殼被命中。構成祂形體的萬千宇宙群落大半崩落。這一擊的確在頃刻間便破滅了三千世界甚至猶有過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什麽。

【汝已非霆界天,不再司掌諸天妙法】

形體崩毀,然而生滅之道本就在毗濕奴的掌握之中。毀滅的世界本就可以立刻重生,哪怕被毀滅的宇宙已然超越三千之數。

但祂沒有那麽做——祂任由那槍尖將自己擊中,任由那毀滅之力裹挾著自己的殘骸撞入虛空諸海的深處。祂清晰地捕獲到半數的泯滅宇宙以對方的秩序再造重塑,而祂的操控力在被驅逐出那諸多被重塑的宇宙之時,感知到了特定的秩序流動。

羲的氣息——因陀羅的扮演者,和因陀羅身側的藏匿者,身上都有著羲的氣息。羲的力量大規格地依附在他們身上。而同樣的氣息也出現在源世界線的彼端,古的兩個轉世體身周。

原來如此。

原來那一直被天庭列為逆反對象,卻又因為種種緣由而未能夠直接發起大天尊絕罰的‘主神’,便是昔日戰死的羲的殘留——殘留,抑或者繼承。羲放棄了重生的機會而將自身轉化成為了一件道具。而大天尊的絕罰,向來只適用於具備獨立自我意識的智慧個體。

羲已經死了——他自己殺死了自己。

他庇護著古的轉世者,而古的身旁向來就伴隨著鈞。再加上源世界線彼端那藏匿著媧之遺產的特定世界。可以確信,除卻最為弱小的後以外,昔日的人類五皇,已經有四位的意志匯集在這裏。而若是能夠將它們在這裏盡數抹去,那無疑便是身為蛇之眷屬,所能夠立下的最大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