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鑄塔以通天

姜玉注視著。

沒有思考,沒有行動,只是注視。

他的視線垂落著,將整個不斷膨脹又在膨脹的盡頭縮小的多元宇宙映入眼裏。他目睹著紀元的更叠變換,目睹著文明的衰亡和興起,目睹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人,一個又一個和自己有著相同面貌的自己在一個又一個的宇宙中誕生,然後死去。

他只是看著。

他只能看著。

他看見銀之蛇的意志在多元宇宙的表側和裏側盤旋,看見大天尊盤踞於無限多元宇宙的中心。看見那一個紀元的變化又目睹了另一個紀元的改易,看見蛇的陰影將反抗者們的掙紮盡數抹去。

他無力思考,他甚至沒有身體。

他的靈魂早已破滅,他的心靈之光早已崩解破裂,甚至於他那可以占據足夠可觀死亡深度的真靈,也在銀之蛇的殺意中沒有任何殘余。

他已經死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還能夠在這裏。

啊,更正。位於此處的他,並沒有思維的能力。他只能夠觀測,只能夠注視,只能夠記錄,只能夠作為一件機器。而一件沒有結構載體的機器。或許用‘現象’來描述,更加具備準確性。

這裏到底是哪裏?——如果他還能夠思考,那麽他一定會優先考慮這個問題。

我要怎樣才能夠改善我的處境?——如果他還有行動力,那麽他必然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可惜,他沒有。

而沒有其實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因為時間沒有意義,但他已經記錄了足夠龐大的光陰。他看見無限多元宇宙創生而又毀滅,看到了從起源到終末的所有細節。看見了每一個世界中的每一粒沙,看見這每一粒沙從誕生到毀滅的全過程,並且盡數銘記於心。

沒有活物能夠承載得下這樣龐大的記憶。只有忘卻,才能夠讓活物在經歷了這樣的漫長光陰之後仍舊能夠維持活性,甚至就連死物都做不到。因為就算窮盡整個多元宇宙,都只能夠造就一個勉強記錄一紀元宇宙事象變遷的載體。

然而姜玉一直在這裏。

他一直注視著,直到銀之蛇推動多元宇宙執行三次重啟更新。他注視並記憶了整整三個紀元,直到銀之蛇在第三紀元的終末離去。

而現在,是循環的第四次,紀元的第四紀。多元宇宙中的另一個‘姜玉’即將迎來重復的命運。而這樣的命運或許會循環上一百萬次,或許更多,直至無限多元宇宙抵達循環的終末,抑或者銀之蛇完成了它一直以來的目的。

姜玉知道它有什麽目的。

他看得見,他知道它一直盤踞在無限多元宇宙的外側,啃咬並奮力吞吃著那胸口處有一個穿徹大洞的光輝人形。

蛇一直都在那裏。

即便它推動了多元的三次生滅,它也一直都在那裏。

因為真正執行了創世滅世的,是大天尊的力量。而銀之蛇一直以來所作的事,除卻那唯一的一次痛下殺手以外,都只是遙遙地向大天尊下達指令。

遍及多元宇宙的蛇影只是它的眸光,那是跨越了無限之上無限的偉力。或許就連昔日的開天一戰中,造訪多元宇宙並擊倒一切的寰宇之蛇也不過是另一道更加深邃的眸光,而也正因如此,竭力戰鬥的古,才能夠在最後斬落數片蛇鱗。

但那真的是蛇鱗嗎?

真的是被斬落的嗎?

姜玉不知道,他沒有能力思考。他只知道人族諸皇將這枚藏匿下來的鱗片視作最後的希望。但最終,這份希望在有任何成就之前,便泯滅於垂落下來的蛇影。

諸皇失敗了,所有的算計都沒能夠掀起哪怕一朵浪花。

力量上的絕對差距讓無限多元宇宙對這外來的銀之蛇沒有絲毫反抗能力。即便是再強大的智,都必須要在擁有對應規格的力時才能夠具備效力。

無限多元宇宙,應當要有一個守護者才行。

而這個守護者,或許……

姜玉沒有思考的能力,如果有,他或許能夠推斷出那個被飛石貫穿的光之人形便是這個多元宇宙的守護者。當然,它也有可能只是一個一般路過的吃瓜群眾,被飛石擊中,然後便被銀之蛇視作食糧捕捉。

或許。

或許有很多種可能性。

姜玉不能思考,沒有驗證的能力。他只能夠安靜地注視,直到真相在他眼前暴露清晰。

除非……

銀之蛇的形體,抽離。

它抽離無限多元,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感覺到滿意。而是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被蛇軀緊緊纏繞著的光輝人形,輕輕地顫動了瞬息。

它的軀體在顫動。

它的‘全部’在顫動。

銀之蛇因此而將自身的注意力抽離折反。

而同步的鳴動,便也化作在姜玉身側響起的提示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