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秩序的對立

只有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會選擇全都要。

只有軟弱者才認為自己沒得選,強硬者即便前路無望,也會主動出擊,戰上一遭。

姜玉離開了詹嵐的家——命運的路線在他的眼中不斷變化。他知道自己姑且還能夠壓制住這顆星球上因為劇本扭曲而產生的諸多大事件,但他也知道不需要多久,自己這具無論再怎麽加定語,至少絕對出力必然維持在‘普通人’等級的軀殼,將無力壓制注定會不斷累加的變量。

就像一座堤壩——若不泄洪,那麽再堅固的障壁也終究會在無限的積壓下轟然倒塌。而那時候所造就的覆滅將遠甚於階段開閘放水所引發的損耗。任誰也無法阻止世界秩序的結構性坍塌。

——可我真的做不到嗎?

馬路上突然傳來了尖銳的摩擦聲,一輛刹車失靈的滿載半掛在司機的竭力控制下停在了正在通行人群的人行道前方,許多人尖叫著到處逃竄,還有不少人一屁股坐在地上面色木然,抑或者像是發了癲一樣跳著腳又叫又罵。

那本是一場意外,那輛重型貨車本應因刹車結構的失靈老化而撞上人行道——數十人將在這場災禍中立刻死去而數百人受傷。因為那輛大卡車將直接碾過人行橫道,然後一頭撞在不遠處的加油站上。

姜玉阻止了這一切,他用一記稍微加快一點的腳步所引發的連鎖震蕩反應,壓制住了大卡車那壞毀的刹車系統。原本刹不住的車停了下來,後果只是數分鐘的交通堵塞,以及數十人受到了些許驚嚇。

他阻止是因為他看得到,因為他正看,也因為這正當發生的一切,正好位於他那身為‘普通人’的狹義視角上。

可在這之外呢?

姜玉眨了眨眼睛,他立刻就獲得了一個事實——就在自己走出詹嵐居所的一分鐘內,整顆星球上有一百二十七個地方發生了大小不同的意外狀況。共計有七十五人死去,六百九十五人受傷。而這個數據是符合歷史運作的平均值,相較於過往的一兩年間,並沒有任何的增多或者減少。

於是他們死了——姜玉並沒有救到他們。因為姜玉沒有看到,抑或者姜玉沒有去專注地看著這些細小變量。

他本就不該去救他們,本就不該將算力耗費在這些日常的人員減損之上。因為世界的秩序在這期間仍在穩定地運作著,他們並不是因為秩序的結構性壞毀而喪生,他們的死十分正常。

秩序的守護者和維系者沒有必要將力量耗費在和秩序無關的個體身上——這是他理所當然應該遵循著的道理。大天尊就會這樣做,他不會在規則出現破壞現象之前有任何行動。只要事先劃好的那幾條線不被觸動,那麽哪怕多元宇宙之間的聖戰如火如荼,億萬眾生眾神眾聖盡數哀嚎隕落,他也不會主動踏出淩霄寶殿哪怕一步。

然而姜玉卻會去做。

他仔細地衡量測算了一下先前事件中所累積的因果,他確信就算自己放著不管,那輛重型卡車所造成的禍患也不會妨礙自身的任何行動。

爆炸不會掀起他的衣角,沒有一枚碎片會飛向他所在的方向。就算加油站爆破,行人死傷慘重。死難者中也沒有哪怕一人和他以及他的小隊存在哪怕一丁點的因果牽扯。甚至就連既定的死者之中,也不存在哪怕一個人才,會對後續的劇本衍變起到推動作用。

會死在這裏的,都只是一群沒有什麽能力和潛力的普通人。

這一起意外,是並不針對他的隨機變量。它的出現和劇本的反噬無關。它甚至算不上是對他的冒犯。

然而他依舊出手救了這些人。

那麽,基於這等先例。這顆星球上其它所有在過去一分鐘裏死去的人,他是否需要拯救?

這片星系上所有在過去一分鐘內因意外死去的人,他是否要延續他們的壽命?

這方宇宙中所有因為意外而在天壽抵達之前便死去的智慧生命體,他是否需要確保他們都能夠正確地活到天壽的最後一秒?

答案不言自明,他不應當將這些東西都背負在肩上。他要守護的應當是秩序而非生命,而他在一分鐘之前才和詹嵐有過強調。

那麽,自己在先前,又為何要將出現在眼前的些許死難者救下?

——我不是大天尊。

姜玉獲取了一個事實。他不是他。

哪怕他和大天尊有著相同,一致,甚至可以隨時合二為一的道路和理念。但他終究不是他。

他不是秩序之道的機器,傀儡。他會為了自己的喜好而主動‘靈活調整’秩序之道的運用。他會做大天尊絕對不會做的事,他也不會像是大天尊那樣絕對不會越過雷池一步。而也正因如此,他才具備擊殺銀之蛇的可能性,因為大天尊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