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刑天

‘轟——’

錘落。

因果和宿命,在這一刻得以完全收束。

直到這一刻,直到抵達這超越萬物之座,姜玉方才理解為什麽無限多元宇宙直到先前為止所作的一切都是無用功。直到現在,才知道什麽叫做有限,什麽叫做無窮。

知道為什麽,超越萬物之境,會是純粹的【】。

因為這是自然無法孕育出來的事物,這是超越概率論的成果。一群人中總會出現優秀者,一萬個人中總有一人智慧而又擁有強健體魄。一百萬個一階的職業者中總會出現幾個二階,哪怕這方世界在之前從未有人抵達如此境界。而只要數量累積了足夠的多,量變總會引發質變。

這便是多元宇宙的道理,這便是統計學的邏輯。

素質均等,人多肯定強過人少。而只要人數堆積了足夠的多,那麽便絕對會有更高位階的個體得以在統計學下成就。

一個無魔的星球中總會出現能夠研發出超自然力的絕世天才。

一個宇宙中總會有個體能夠突破天壽的限制,成為不老不死的超凡生物。

而一個多元宇宙之中,遲早會有個體在一個紀元之內收束萬千自我,就此成為聖皇。能夠將自身的印記和意志在宇宙中永久刻印,哪怕紀元更叠,也能夠殘留。而在無數的紀元之中,也總有足夠天資橫溢的個體能夠突破聖境,抵達終極。成為能夠守護多元宇宙本身也能夠脫離多元宇宙行動的內宇宙。

這都是統計學的成果,都是可能性的效用。無論是再怎樣貧瘠偏僻的多元,只要發展了足夠久,叠代了足夠多的次數,那麽多元之中都能夠誕生出足夠數量的皇,而在這足夠多的聖皇之中,都遲早能夠誕生出一定數量的內宇宙。

而這便是有窮。

哪怕內有宇宙,仍舊是有窮。

因為只要將視野放得足夠高,足夠大。那麽即便是名為終極的內宇宙也終將是在概率學下能夠無限量產的生物—多元之外還有多元,浩渺之青的深處宇宙數量無窮。那麽換而言之,在這無盡廣闊的浩渺之青中,此刻便棲息盤踞著不知道多少數量的終極,有不知道多少數量的內宇宙在其中迷茫的遊動。

無限多元宇宙原本也應當位列其中。

它發育得很好,潛力也很充足。它哪怕在並非全盛的時期也能夠支撐得起人類的五皇和萬族的五皇。然而姜玉的視線可以看見那更加古舊的紀元全盛時候。而在那不被人所知的失落紀元中,無限多元宇宙中同時活躍的聖皇總數為四十九。

四十九位聖皇,一個足夠可觀的基數。

終極的誕生只是遲早。而若是沒有寰宇之蛇的入侵,第一紀元中,將會誕生的內宇宙至少也有三指之數。

何等可觀的數目。

三位內宇宙的誕生,或許寰宇之蛇的也會被阻礙行動。

然而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真的出現了三個內宇宙,即便出現了三十個,三百個內宇宙。無限多元宇宙在對抗寰宇之蛇的戰爭中仍舊沒有絲毫的概率成功。因為哪怕它堆積起了三百萬億個內宇宙,它們之中也沒有哪怕一位,有可能抵達至【】。

因為沒有辦法可以抵達至【】。

練再多的功,研究再多的技術,修煉再長的光陰,積蓄再多的資源,這一境界都無法成就。

因為它並不存在。

因為多元宇宙的容納,支撐,理解上限。便是內宇宙—多元之中誕生多元,宇宙之中誕生宇宙。這便是邏輯和概率的最終成就。抵達這裏之後便沒有任何辦法繼續上行,因為再往上已經沒有任何類型的路可以去走。

已經到頂了,這裏便是盡頭。窮盡一切手段也沒有任何方式再進一步。不存在‘資質’,也不存在‘功法’抑或者‘道路’。而也正因如此,昔日的諸天諸皇再怎麽努力,再怎麽計算。成功率依舊是零。因為無論他們堆積起了再多的人數,他們所持有的那最基礎的規則,也不適用。

量變無法形成質變,多數無法勝過少數。

他們或許可以擊敗【】,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將其擊敗。因為多元宇宙便是一切結構的上限。哪怕是【】也無法在這基礎之上發揮出更多。復數的內宇宙終歸是能夠擊敗單一的內宇宙。然而在概率論的無窮推演之中,他們遲早會出現一次致命的失誤。

遲早的事,注定的事。將過程拉到足夠長,那麽怎樣的事像都可成就。內宇宙再強,被殺了一樣會死。殺得次數夠多,遲早無法復活。然而【】卻不同。既然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即便是萬物也非萬物。那麽哪怕自身所承載的軀殼被徹底地粉碎泯滅,也一樣可以隨心所欲地誕生於虛無之中。

寰宇之蛇是無法擊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