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3頁)

雖說書中這個提議最後還是被否決了,但現在總不至於連提議的人都沒了吧?

他剛想完,就有人從人群裏走了出來,對著承安帝行禮後,說道:

“陛下皇恩浩蕩,澤被蒼生,西州百姓皆感恩於陛下的恩德。只是西州距京都洛陽六千余裏,路途遙遠,西州百姓怕是究其一生都不能得見天子真容,實乃憾事。”

說話的是作為三師之一的李太傅,李老太傅年事已高,平日裏也不對朝政發表什麽見解,此刻出來說話,其他人均點頭稱是。

然而李老太傅的下一句,就讓在場眾人,特別是皇子們,呆愣在當場。

“微臣提議,陛下可派皇子前往西州,代陛下廣施恩澤,也讓西州百姓看一看我大雍皇家風範。”

李老太傅這話,誰也不敢接茬。

他們悄悄看一眼臉色僵硬的七位已經封了王的皇子。

皇子們的親王依仗,從京都出發去往西州,單程少說也得三個月,在加上在西州的政令等,一來一回少說也得七八個月。

而現在正是太子去世,儲君之位未定的關鍵時刻,誰要是這個時候離開了,誰就徹底與儲君無緣了。

他們推薦任何一個皇子去,就是與這名皇子交惡。現在的七位皇子,誰也不是省油的燈。至於下面兩個十六七歲的十八十九皇子,他們也不好動心思。

再往下的皇子都不到十歲,更加不合適。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眾人似乎都忘記了在場還有一位無權無勢,極為合適的人選。

當然了,眾人並不是不想點他,而是因為承安帝並沒有采納李老太傅的提議,他們沒有必要直接點雲舒。萬一承安帝覺得大家都同意選一個皇子去,卻又不滿意十五皇子,非得再換一個皇子,可怎麽辦?

左相王居明這會兒很糾結,如果有皇子前去,自然可以掣肘蕭謹行,但是他又怕得罪那些皇子,一個不好可能還要連累九皇子。

就在他糾結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雲舒看向自己的晶晶亮的眸子,他突然福至靈歸對著承安帝說道:

“陛下,微臣覺得李老太傅所言極是。但微臣認為,不如直接將西州封為親王封地,派親王前去就封。”

王居明這個意思,就是將已經封了親王的皇子們排除在外了。那些封王的皇子,早就有了封地,且位置都不錯。承安帝不可能將原先賞賜給他們的封地收回,改成鳥不拉屎的西州。

王居明:十五殿下你不是一句話就給蕭謹行升了官嘛,現在就讓你嘗嘗封地治下,有那麽一個不聽話且有權勢的刺頭是什麽感覺。

同時把雲舒塞過去,也是給蕭謹行找麻煩。

承安帝自然看到了自從李老太傅提議後,眾人的反應,他聽到王居明的提議,反口問道:“那王卿覺得派誰去最合適?”

雲舒生怕再生變故,索性撲通一聲再次跪到承安帝面前。

“父皇,兒臣願意前往西州!”

反正是跪這具身體的爸,他心裏也沒有什麽別扭。

承安帝被他嚇了一跳,溫聲問道:“你怎麽會想去?”

在承安帝看來,小十五動不動就哭,就像是個小淚人一樣有數不盡的眼淚。況且長得嬌艷欲滴的,怎麽都跟西北荒漠挨不上邊。

“哥哥們都飽讀詩書、勤勉用功,能幫助父皇良多,弟弟們年紀太小,我又舍不得讓他們受苦,思來想去還是我去最合適。兒臣自請去往西州,請父皇恩準!”

說完,雲舒對著承安帝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