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第410章姐妹情深(二更)(第3/4頁)

而下一屆其實只跟霍恬恬他們差了半年,那會夏晴還在坐月子,所以夏晴其實需要延後一年半,跟79屆的一起才行了。

這一年半的空窗期,要是霍恬恬出點什麽事,那可是天大的損失。

而醫學院現在正是缺老師的時候,所以霍恬恬估計,如果真的要找人補上這個缺,那估計是找個路偉這樣年紀大些醫生吧。

韋昊要說的正符合霍恬恬的猜測,只是年齡大得有點多:“是首都軍醫院的一個老同志,今年七十多歲了,正好過來當教授。”

“是嗎?叫什麽啊?”霍恬恬心說原來選了個老奶奶啊,也不知道對方老胳膊老腿的吃不吃得消。

韋昊搖搖頭:“不知道,聽說是終身未婚,一輩子都在搞醫學研究,最精通的就是急產剖腹產,各方面都跟你這邊的需求吻合了。除了年紀有點大,什麽都好。”

霍恬恬恍然:“原來是個大刀手嗎?那可真是求之不得。”

晚上的時候,霍恬恬正好要給夏晴踐行,便把關系好的幾個,包括賀超路偉,裴遠征一家,以及張世傑,一起請到了香八怪。

大哥謝玄英已經回去了,張娟多留了兩天陪著孩子,昨天也走了。

現在兩個孩子是霍齊家帶在身邊照顧著,有課的時候就拜托沒課的老師幫忙照看,沒課的時候,就奶奶帶孫女,在中大校園裏溜達,倒是成了不少人茶余飯後議論的話題。

只不過她為了避嫌,不想跟張世傑一起出來吃飯,便留在了院子裏,跟謝振華一起陪孫女。

飯桌上,裴遠征掏出一份舊的首都日報來:“是這個老同志,目前她手裏還有排隊預約的病人要接診,你先認認人,等廣交會之後就來了。”

“好。”霍恬恬把報紙接過來,看了眼日期,居然是66年的一份報道,正文說這位同志當機立斷,技術過硬,救下了一位羊水栓塞的產婦。

要不然,那可就是一屍三命了。

當時這件事在首都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所以首都日報進行了頭版頭條的重點報道。

霍恬恬盯著報紙上的老奶奶,總覺得有點眼熟。

就是可惜,她的左邊半張臉似乎毀容了,看不太清楚。

霍恬恬好奇,問道:“她這臉怎麽了?”

“據說是戰爭期間受的傷,當時她半張臉都血肉模糊的,被人擡去了亂葬崗,沒想到她自己爬了出來。只是那一槍帶來了不小的後遺症,她失憶了,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後來她自己取了個名字,叫艾中華。”裴遠征也調查過這個老阿姨,不知道她到底姓甚名誰,也不知道她年齡幾何。

只知道她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出的事。

而她爬出來的時候,衣服早就破爛不堪,身上一點能證明身份的物件都沒有。

只知道她熱愛醫學,而且很有天分,學什麽都很快能上手,還能觸類旁通,這點來看,應該可以跟霍恬恬成為一對不錯的師徒。

國家在最緊張的那幾年,不惜公費讓她出國深造了幾年,回來後便成了坐鎮首都軍醫院的一個巨佬。

如今她願意來當教授,順便填補夏晴的空缺,說不準是被彩超機吸引過來的。

“畢竟首都那邊只有一台,而你這邊一堆,她想結合彩超機的先進技術,推廣產檢和孕期篩查排畸的制度。到時候你好好配合她。”裴遠征原本以為自己要費點功夫才能找個合適的人過來填補空缺,沒想到這位老阿姨直接毛遂自薦了。

這可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最關鍵的是,這個老阿姨一輩子未婚,沒有家人牽絆,不會中途離開,哪怕她老得拿不動手術刀了,起碼還能當個教書育人的教授。

這就是有文化的好處。

不論男女,不論年輕還是年邁,文化永遠是這個世界最保值最強勢的通行證。

霍恬恬很是期待,她把報紙收起來:“艾中華,這名字一聽就是老革命了,也不知道被她遺忘的那些親人還記不記得她。”

“也許都死了吧。”畢竟鬼子是搞過大屠殺的。

霍恬恬默默嘆息,為這位老奶奶遭遇的苦難,也為華夏民族的創傷而感到難過。

好在祖國母親早已覺醒,如今正在努力與世界接軌,讓自己強大起來,一切都在變好,而且會越來越好。

她振奮精神,招呼大家吃飯。

散席後,她又要了一份無骨脆皮鴨和一份文思豆腐,連盤子一起買下,帶回大院去了。

廣交會在即,霍恬恬提前叮囑了老太太,讓鋼琴老師和美術老師晚上八點過來找她。

她把那脆皮鴨和文思豆腐擺在桌子上,看看時間,還行,才七點半。

便先洗澡去了。

她習慣把臟衣服扔進一個筐子裏,老太太過來連筐子帶衣服一起收走,明天早上劉霜會過來搓搓袖口和領口再放洗衣機裏清洗,而且有些料子只能手洗,所以劉霜真的很辛苦,霍恬恬自然要給她加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