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6頁)

吃完飯從飯店出來,一路上都能見到擺攤兒的。賣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估計因為快過年了,買東西的人絡繹不絕。

這樣的景象看得何玉燕都想出來擺攤賣東西了。

回到大雜院,大媽們也在討論買年貨的事情。

“哎,燕子你來得正好。你家缺肥皂不?晌午有個小夥子背了一背簍的肥皂過來。我們院兒都給他包圓了。你要的話,給你勻一塊?價格可便宜呢!”

江嬸子看到何玉燕,熱情地問起來。

何玉燕搖頭感謝,一家人回到家裏。

不過,也沒休息多久,就有客人上門來。

“這是我女婿金柱子,他平時忙著醬油廠的事情。想著你們可能沒怎麽接觸,我就當個中間人把他帶過來。”

西廂房孫家的孫大爺局促地站在那,把事情說完後,還不忘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

叫做金柱子的男人,確實跟他們家的往來不多。還有金柱子的媳婦,也就是孫大爺的獨生女兒孫麗敏,跟他們家來往也不多。

這夫妻兩人是大雜院唯二的工作狂。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候都會呆在廠裏發光發熱。

何玉燕看了看金柱子手裏提著的東西,對他的來意多少有了些猜測。

果然,對方等老丈人介紹後,就開口道:“這是我們廠子生產的醬油。我有個事情想請你幫幫忙。”

金柱子應該打聽過顧立冬的為人,並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把目的說了出來。

“我們醬油廠倉庫裏積壓了一批老醬油。本來尋思著過年這段時間賣完的。但是供銷社那邊說最近醬油不好賣。暫時這貨調度不到那邊去。廠子快爆倉了。賬上的錢不多。廠長等著回貨款,好給工人發過節福利。”

金柱子估計也知道自己是來請求幫忙的。說起話來十分真誠。

“我就想著能不能請你幫忙。把我們廠子的庫存銷掉一部分。”

何玉燕坐在邊上聽著這一番話,不由感嘆一聲。

金柱子所在的醬油廠並不是什麽大廠子。要是是大廠的話,他一個跟著知青媳婦回城的農民,也不能夠進去當技術工人。但是,這廠子生產的醬油也是貨真價實的好。並不像後世那樣有一大堆科技與狠活。

供銷社那邊說賣不出去醬油,估計跟今年市場松動有關。

醬油並不是什麽高科技產品,很多人都有做醬油、大醬、辣椒醬的手藝。這政策松動,賣這些的人就多了。供銷社的貨價肯定比外頭賣的要貴。老百姓也不傻,自然會買外頭的醬油。

顧立冬也想到了這一層,自然不會拒絕。但他十分直接:“醬油這東西年前這段時間能賣不少。但是,價格我可以肯定,不會給得太多。最起碼會比供銷社那邊給的價格要低。”

只有低價才能促銷。

金柱子沒想到顧立冬連醬油都沒試味,就答應幫忙。樂得笑出一口大白牙。

手裏提著的醬油更是一直往顧立冬手上塞,一副十分感激的樣子。

顧立冬好笑地接過了這一瓶子醬油。在孫家翁婿的千恩萬謝中,答應明天讓人去醬油廠談談拿貨的事情。

“沒想到咱還能這樣幫人。”

這個時候,全國範圍內還處於賣方市場。偏北城這裏物資比較充足。這醬油又不是生活必需品。畢竟鹽巴也能解決營養問題。加上金柱子所在的醬油廠也不是什麽大廠子。這才出現這種意外狀況。

何玉燕說著,自己都感慨起來。

“那醬油到時候是拉到郊區那邊去賣嗎?”

顧立冬點頭:“價格低的話,人們肯定會傾向於買,而不是自己做。”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裏,顧立冬忙著協調醬油的銷售運輸。何玉燕則是著手準備年貨。

距離過年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往年的年貨都是提前一兩個月準備的。今年因為夫妻兩人一個忙著工作,一個忙著讀書。年貨拖到現在才開始準備。

好在,市場開放了。出門去到外頭,沿街時不時就有擺攤兒的人。不少東西都能從小攤上買。

這個時候的小攤兒賣的東西還是比較實在的。除了價格可能有點水分,商品暫時沒有多大的毛病。

何玉燕就是在小攤兒、百貨商店、供銷社、菜站這些地方來回倒騰。不到三天的功夫,就把家裏的年貨置辦的差不多。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二哥如同往年一樣,朝家裏開始送農副產品這些年貨。

二哥送了年貨後,顧立冬的那幾個好兄弟,也跟越好一樣,一個個上門來送年貨。

就連那天過來請求幫忙的金柱子,也悄咪咪地送了些年貨過來。說是醬油廠的廠長送給他們,感謝他們幫忙銷售醬油。

何玉燕知道這醬油賣的不錯。年貨收得也很心安理得。同時,也覺得醬油廠的廠長是個好人。不然,有些廠子是寧願東西壞在倉庫,也不會找他們這種私人幫忙銷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