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5頁)

要不是供銷公司那邊,要求他們回收站,每個月必須備上一定數量的各類廢品。何玉燕真的想把回收站庫存的多有廢品,轉手就賣給實惠回收站。

這樣倒騰一手,她還能賺上不少錢。也不用等工廠來拉廢品那麽麻煩。

但是,這樣的損主意目前是做不得的。他們單位還掛靠在國營的供銷公司。這樣大宗貨物倒騰,分分鐘夠得上投機倒把的罪名。

所以,這倒騰一手賺差價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一想而已。

她要做的,還是得想個辦法,把人重新吸引回來。

跟著漲價?那還是最低級別的做法。一旦開啟了價格戰,很可能是被拖垮的開端。

沒等何玉燕想到一個比較好的法子。康大爺那又帶來了不好的消息。

“什麽?給工廠低價回收?”

康大爺很少會來大雜院這邊。不過今天聽到的消息特別讓人震驚。所以他特意跑了這麽一趟。

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了下來。顧立冬也已經下班。夫妻兩坐在堂屋,聽康大爺提起這個事情。

“沒錯。這不是月底到了嗎?論理,到了工廠上門拉廢品回去的時候。結果,我就聽來拉廢品的人說。這個月他們暫時用不了那麽多廢品。先讓咱家的廢品積壓在倉庫。等下個月再說。”

回收廢品的廠子會固定一段時間上門拉一次廢品。任務是供銷公司定下的。但具體的數量、時間這些,自然是廠子自己決定。

人家說暫時用不了那麽多原材料。他們也只能繼續等。

“我給拉貨的司機送了包大前門。人家這才松口。說那個實惠回收站,這一次直接把他們庫存的廢品,用跟回收過來的價格直接賣給了回收廠子。那個價格,可比咱們回收站要低一些。”

高買低賣,這已經不符合正常的商業活動。果然,人家是有備而來的。自家則是第一個受到沖擊的。

而且,康大爺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裏頭的貓膩,何玉燕一眼就瞧了出來。

回收站盈利的關鍵,是在把廢品賣給工廠的時候。

撿破爛的把廢品賣給回收站,假設五分錢一斤。他們回收回收後,會以五分五、六分五這樣的價格賣給工廠。中間的差價就是回收站的盈利。

這種差價其實不高。而且賣給工廠的價格是有一個價格指導空間的。不是他們回收站說漲價就漲價的。

何玉燕他們的經營,一直是根據供銷公司的規定來執行。

現在,實惠回收站貿然降低了賣給工廠的價格。那就意味著,這個價格跟供銷公司定的價格之間,就存在一個差價。

這個差價,不用說。直接就會進入到負責回收廢品的工廠收購員袋子裏。

體現在工廠賬目上的價格,還是以前的那個價格。

這種肥了辦事人員的做法,在後世會經常出現。類似於回扣一樣的收入。

這種收入嚴格來說就是違法的。

“這家回收站不老實。”

顧立冬自己就是做買賣的,裏面的貓膩同樣看得清清楚楚。像他們這種需要大批采購的攤子。已經遇上好幾次,工廠的銷售人員要他們給好處了。要是不給好處,這些銷售人員就會以各種方法,不把廠子的東西賣給他們。

反正,東西賣不賣,他們的工資也是一樣的發。

這種事情遇到過不少次,饒是顧立冬經驗豐富。也覺得十分惱火。

沒想到這種事情那麽快就蔓延到廢品回收這個行業。

說實在話,顧立冬不想媳婦兒面對這樣的糟心事。但是,他尊重媳婦兒的任何決定。

“這種事情咱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暫時也沒能拿他們怎樣。不過,庫存積壓了那麽多廢品。我這裏會想個辦法解決。對了,有查到他們的底細嗎?”

這個問題一出,康大爺的表情更加難看。

“沒有。這個事情有點奇怪。就是問道了承包人的名字。但這人並不在北城。早就被單位外派到其他城市援建。”

這就意味著,實惠回收站背後的老板,是借了人家的名義來辦這個回收站的。

這個年代的人大多辦事比較光明磊落。遇上這種套馬甲的,往往意味著背後的人估計還有更多麻煩事兒。

想到這裏,何玉燕先是嘆了口氣。

接著打起了精神:“算了,就是知道實惠回收站背後的人,也對目前的情況沒多大的影響。康大爺,這個事情你不用擔心。我已經考完試了。有時間好好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見何玉燕那麽自信,康大爺也就不啰嗦了。

夫妻兩把康大爺送到胡同口。回來時見鄰居們一如既往樂呵呵地看著電視,時不時發出歡樂的笑聲。就覺得自家這個事情,也不是什麽大麻煩。最差的結果,不過是把回收站關門。

反正,這年頭做啥生意都能賺錢。回收站要是不行,換一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