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四院盛會

嶽麓書院,坐落於齊國中部,天江之北。

身為四大書院之首,嶽麓書院地位崇高,每日求學的弟子絡繹不絕。

早在魔盟開山典禮確定日期後,嶽麓書院便對外宣布,這一日,嶽麓書院四位山長齊聚,大開院門,廣邀天下讀書人攜帶眾聖經典,前往聽課。

四院盛會,在禮儀上,次於國子監大經筵。

但在大多數讀書人的心目中,四院盛會的意義遠勝國子監的大經筵。

畢竟國子監的大經筵更多是為朝廷服務,而四院盛會,則是純粹的講經論道,文修盛會。

消息一出,舉世轟動。

不僅齊國讀書人紛紛動身,連南方諸國的文修也紛紛啟程。

在這幾個月,嶽麓書院宛如一座湖泊,八方涓涓流入,匯湖成海。

佇立在半山腰的嶽麓書院,從大殿一直到門外,到階梯,到山下,人滿為患。

數不清的文修一身長袍,背著書箱,手持書卷,風塵仆仆,參與此次四院盛會。

嶽麓書院並不大,擠得水泄不通。

門外的學子也不著急,席地而坐,或高談闊論,或閱讀書籍。

自半個月前,嶽麓山方圓數十裏,便白霧朦朧。

奇怪的是,乍一看濃厚的霧氣,卻並不遮擋視線,一切與以前一模一樣。

隨著人族各地的讀書人越來越多,白霧越來越濃,但依舊不遮擋視線。

直至今日,大霧彌漫,不僅沒有釀成災害,反而形成一種奇特的力量。

每一個身處大霧之中的人,無論是文修還是其他修士,即便是普通人,心神都格外安寧,坦蕩。

許多文修在大霧中閱讀,許多原本讀不懂的地方,竟能豁然開朗。

今日,魔盟成立,又逢四院盛會召開,讀書人們齊聚於此。

文會還沒有開始,許多人放下書,等待消息。

書院之中,上品與中品文修居多,消息靈通。

不多時,一位老人道:“閑王乘坐飛空閣出現了……”

眾人大喜。

隨後,附近的人向更遠處大聲道:“閑王乘坐飛空閣出現了……”

接著,更遠處有人繼續傳相同的話,連綿不斷。

從書院傳到院門,傳到山路,最後傳到山腳下。

“閑王……撞碎了萬魔神城的魔墻……”

眾多文修大悅,用更大的聲音傳揚。

隨著不斷的傳話,所有人陸續知道化魔山之上發生了什麽。

“章聞同出現,閑王殿下要送賀禮……”

最後一句話還沒有傳揚出去,嶽麓書院的大鐘,驟然響起。

咚……咚……咚……

所有文修停下手裏的事,齊齊望向嶽麓大殿。

大門敞開。

四位老人坐於其中,屋內沒有蠟燭,沒有燈光,但卻白光耀眼,聖潔浩蕩。

四尊一品大儒,齊齊睜眼。

一道浩然正氣天柱,拔地而起,沖霄萬丈。

嶽麓山周邊的大霧,圍繞著純白的正氣天柱徐徐旋轉,化作霧氣漩渦。

“誦經。”

為首老者開口,精準地傳到山下每一個人的耳中。

隨後,所有人都整齊劃一取出經書,或閱讀,或默背,齊齊張口。

萬人同聲,無有先後,不差分毫。

在張口的一瞬間,在場的每一個讀書人都感到自己的身體“消失”了,自己已經不再是一具肉體,而是一種靈性的、精神的存在,與在場數十萬文修,連為一體,組成一尊宏大的生命體。

每個人,是幾十萬分之一,亦是幾十萬。

慢慢地,嶽麓書院上空,天象輪轉,最後,一半烈陽高照,一半星月滿天。

這一刻,嶽麓書院自成一界。

四位山長身邊,各漂浮一件物品。

一卷書,一支筆,一塊硯,一方印。

每一件都簡簡單單,無光無亮,只是靜靜懸停半空。

東華劍派。

山不高,不過百丈,周邊建築林立,聚為一城。

多日前,東華劍派邀請眾多劍修,研討閑王功法中的劍修功法與劍道。

這些天,十數萬劍修比劍,論劍,鍛劍,煉劍,磨劍……

無一不與劍有關。

自七天前,一把把白色光劍從地面浮出,浮在三丈高空,每隔半個時辰,齊齊發出一聲劍鳴。

天空中的光劍與日俱增,劍鳴也從金石之聲,變得鏗鏘有力,隨後聲如洪鐘,最後大音希聲,卻久久不消。

城中部分人無法忍受劍鳴,不得不遠離。

但大多數人聽到劍鳴之後,通體舒泰。

直至今日清晨,東華劍派上空光劍排滿,宛若燈光,遍布全城。

遠遠望去,整座東華劍派化作一片銀亮亮之地,沖輝掩日,神光照天。

方圓三百裏,無日無月無星辰。

唯一的光,便是東華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