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笨學生、笨學生!

辦公室裏。

西格巴恩和阿爾文一起研究著論文。

他只是看了個介紹,馬上就意識到,論文可能會對改善數據模型、改善算法有幫助。

西格巴恩不同於阿爾文,他不會自己慢慢去研究,而是幹脆喊了幾個人過來,“大家放下手頭的工作,先一起看看這個。”

這一看,就是兩個多小時。

他們也得出了結論,“這種輔助構建數據模型的方式,確實是可行的。”

“按照這種方法來做,數據越多、效率和精準度越高,而當數據少的時候,就不適用了。”

“難點在於最初模型的構造,我們不可能推翻原本的構造,采用這種方法重新構造。”

“方法是新的,想應用卻不容易。”

西格巴恩帶領的是核心算法組,手下的幾個員工可以說是研發中心的精英。

他們仔細研究討論了以後,對論文上說的構建方法,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並且能推斷使用後的情況。

最後西格巴恩做了總結,“一般而言,數據分析問題,數據越多,精準度越低。”

“這個模式也不例外,但是精準度下降的速度很慢,比如,一百個數據,我們所采用的構建模式,正確率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如果是一百億個數據,就變成百分之八十。”

“采用這個模式構建的算法,一百個數據,正確率只有百分之九十,而一百億個數據,正確率也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十五。”

“這種模型構建方式,確實非常有意義,但在應用上,還是要慢慢的研究。”

“論文上,很多只是介紹個大概,但方法是沒問題的。我們或許可以試試看,如果有下個適合的項目,就能采用這種方法。”

……

阿邁瑞肯,加州,舊金山,谷歌公司研發中心,數據與數據應用實驗室。

布萊克·瓊斯正坐在辦公室裏,他已經在谷歌工作了十一年,參與過算法定制、安卓系統完善以及人工智能等項目,是個經驗極為豐富、水平非常高的算法工程師。

現在他看著訂購的計算機期刊。

上面有連續三篇論文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擰著眉頭仔細看了好久,感覺裏面說的方法非常有意思,就幹脆拍了個照分享到了同事群組,“大家看看這個,新的數據模型構建方法。”

“我看了下,很有意思。”

很快。

好幾個沒訂購的同事,就讓布萊克·瓊斯再拍照發幾張圖片,最好是把論文都發過來。

布萊克·瓊斯試了下圖片提取文字功能,發現牽扯到數學內容時,好多都提取的一塌糊塗,幹脆苦著臉一張張的拍照。

這件事本來是過去了。

下午的時候,技術部經理就找到了布萊克·瓊斯和其他人,認真的說道,“布萊克,我也看了你發的東西,很有意思,重要的是,也許很有價值。”

“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夥計們,放下手頭的工作,一起研究一下,這個方法也許能提升我們的效率……”

……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好幾個互聯網大公司的研發中心,甚至是國家級別的數據控制中心、信息中心。

當出現一種全新的數據模型構建方式,可以應用於海量數據分析工作並提升效率和精準度時,肯定會受到互聯網相關的公司、信息中心的重視。

僅僅一天之後,國內也收到了消息。

阿巴雲集團公司的大數據研發中心,技術部總監馮友立收到了手下國外員工的匯報——

《計算機數學與信息工程》新一期刊登的論文中,介紹了一種全新數據模型構建方法。

“值得重視!”

員工匯報時特別強調。

網上訂購瀏覽會延遲三天開放,國內暫時還沒辦法看到,但有很多辦法能繞過延遲。

馮友立很快拿到了論文的全部內容,他找了幾個高水平的技術員工,一起仔細的進行分析。

同時,馮友立有個想法,“論文的作者是西海大學的教職工,他能研究出一種全新的數據模型構建方式,肯定是個極為優秀的人才。”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他請到阿巴雲來工作。”

“他是個人才,阿巴雲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如果這種方法可行,相關的應用、底層算法的修正完善,由他來主導才會是最完美的。”

……

當論文的影響慢慢發酵的時候,王浩暫時並沒有受到什麽影響,他和張志強一起完成‘Cauchy非負矩陣分解表達’的研究,論文也交給了張志強來發表。

然後,他就清閑了下來。

他坐在辦公室裏喝咖啡,和其他人聊上幾句家常,說起了學校流傳的八卦消息,甚至還談起了男男女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