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老約瑟夫:千萬不要那麽做!

老約瑟夫提前把香檳交給王浩,是不符合會議規則的,但會場裏都沒有人說什麽,因為王浩的報告是會議開始後最出彩的,而‘被看好的研究’都已經過去,第二天下午都是一些小成果。

那些小成果的正確與否,也影響不到王浩的論文拿到最佳。

當剩余的報告繼續進行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討論新的大數相乘算法,討論著一個個篩選機制的建立,討論著快速傅裏葉變換,對於‘結果’集合的構架作用,當然也少不了拓展到應用領域的內容。

等等。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繼續認真聽接下來的報告,然後就感覺到旁邊傳來,一股帶有‘深度幽怨’的眼神。

沙勉之。

沙勉之是抱著拿最佳論文的心態來的,他的研究成果論文投稿好多相關會議,基本上都可以鎖定‘最佳論文獎’,只是因為STACS會議更貼近理論,更具有相關的專業性才投稿的。

他們的成果很好、論文很好,上台做報告的發揮也很好。

直到王浩的報告開始前,他們都無比確定能夠拿到最佳論文,結果……

排名第二了?

如果換做是大型的學術會議,排名第二也就第二了,有些會議最佳論文會選兩、三篇,有些會議則會設置其他獎項,但STACS會議相對規模小,就只有一個獎項,就是‘最佳論文獎’。

第二和第十,甚至和倒數也沒區別,剩下的論文最多能說一句‘優秀論文’,什麽獎項、排名之類的就沒有了。

沙勉之都沒心情繼續聽報告了,他只能幽怨的看著王浩,感覺像是到手的東西,就被直接搶走了。

王明坤同樣感覺很郁悶。

中午他們回到酒店休息的時候,還一起‘提前慶祝獲得最佳’,每個人喝了杯很奢侈的咖啡,還訂好明天上午去逛景點。

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有些好笑,但他們根本就笑不出來。

“唉~~”

最終復雜心情也只能轉化為一聲哀嘆,倒數第二場報告會的時候,他們實在是沒精神繼續聽下去,幹脆提前離開了報告廳。

王浩一直待到了報告會結束,然後和阮海龍一起去餐廳吃飯。

因為確定獲得了最佳論文獎,他也奢侈了一把,拉著阮海龍一起找了個高档餐廳,一頓飯花了近三百歐,換算過來就是三千多塊。

阮海龍一邊往嘴裏塞著東西,一邊不好意思的說道,“STACS最佳論文,好像沒多少獎金吧?”

“還有獎金?”

阮海龍愕然的停了一下,心裏都有點感動了,“難道你是打算自掏腰包請客?”

“當然不是。”王浩理所當然的說道,“我可是拿到了最佳論文獎,回去以後,學校怎麽也給報一下吧?”

“……有道理!”

阮海龍深以為然的點著頭,高高的豎起了大拇指,隨後吃的更嗨皮了,還主動伸手找服務員,用蹩腳到極點的法語要了杯飲料。

酒足飯飽。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王浩就去參加了頒獎典禮,說是頒獎典禮,實際上,就是重新到會議廳,找負責人領取屬於自己的榮譽證書。

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儀式感,就是主辦方、幾個負責人都在,宣布一下最佳論文獎結果,然後把榮譽證書遞到了王浩的手裏。

這一屆比上一屆還要寒酸,主要因為王浩提前鎖定‘最佳論文’,來看頒獎的學者寥寥無幾,大概沒有幾個學者會有興趣來看別人獲獎。

負責人也提了一句獎金的事情,“王博士,最佳的獎金會在Springer完成會議論文收錄後,直接打到你的賬戶上。”

“謝謝。”

王浩已經知道獎金只有兩千歐元,真就像是阮海龍說的‘沒多少獎金’,只是象征性的發一下而已。

頒獎以後,就是學者互相交流了。

老約瑟夫,還有另一個留著胡子的學者,拉著王浩一起拍了個照,就一邊聊了起來,介紹才知道胡子學者叫沃爾夫岡·基利安,著名的徳國信息學專家。

老約瑟夫就更厲害了,圖靈獎獲得者,是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研究總監、銀質獎章的獲得者,是法國格勒諾布爾以嵌入式系統著稱世界的研究中心實驗室的創始人,只不過年紀大了正在考慮退休。

老約瑟夫談起王浩的兩項研究,認為‘傅裏葉變換輔助塑造數學模型’比‘大數相乘算法’更有意義,“實際上,我認為後者只是一種應用,而前者提供了一種方法思路,沒有前面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新的‘大數相乘算法’。”

這是實話。

‘大數相乘算法’應用快速傅裏葉變換算法的過程,也同樣構架了‘集合的模型’,使用了‘輔助塑造數學模型’的方法,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勢的變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