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又發現一個新的梅森素數?

發現了新的梅森素數算不上是學術成果,多知道一個千萬位的梅森素數,對於數學理論研究、科學發展,起不到什麽推動作用,但其影響力卻要比一般學術成果大的多。

這種影響力主要體現在讓許多人感到‘震驚’上。

那可是一個千萬位的超大數字,是2的幾千萬次方,不要說是幾千萬次方,僅僅是幾十、幾百次方,數字就已經很難想象了。

有個很經典的小故事說,皇帝的女兒不幸落水,被一個農夫救上來,皇帝問農夫想要什麽以報答他的救女之恩。

農夫指著旁邊的一個國際象棋棋盤,對皇帝說:“您在第一個格子裏放一粒大米,在第二個格子裏放2粒,在第3個格子裏放4粒,在第4個格子裏放8粒,以此類推,每一格子裏的大米粒數都是前一格的兩倍。就這樣把這64個格子都放好了,我就要這麽多大米粒。”

皇帝聽後,覺得農夫的要求很容易滿足,就笑著滿口答應下來,但是一個聰明的大臣告訴皇帝,把全國家生產的大米都拿來,也填不完這64格。

後來有數學家計算,米的重量總計超過2814億噸。

這已經是很驚人的數字了。

可實際上,就只是2的64次方而已,2的幾千萬次方有多麽大,早就已經超出對現實事物的認知。

想想就能知道,證明這樣一個數字是素數,究竟是多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並不是一般的手段能做到的,也不是所有數字都可以做檢驗的,換做是其他千萬位的數字,根本不可能進行素性檢測。

梅森數,是特例。

盧卡斯·萊默檢驗法也只能用來檢驗梅森數,換句話說,如果這個數不是梅森數,是否是素數就不可能檢測出來。

正因為其中蘊含的不可思議之處,學術界乃至媒體,才會對於發現梅森素數如此重視。

就如同十幾年前,計算機專家愛德森·史密斯,發現了超過1000萬位的梅森素數,也是人類到當時發現的最大的素數。

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找到梅森素數並不是一個學術、科研成果,但新梅森素數的成果,卻被阿邁瑞肯《時代》雜志評為當年的50項發明之一,位列第29位。

所以找到梅森素數,最有吸引的地方還是能夠大大增加名氣。

帕德裏克·羅什也是這樣。

他的名字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仿佛已經成為一個重量級的科學家,實際上,他就只是在龜縮在家裏的一個宅男,至多能算是個算法工程師。

恰好。

西海大學的計算機實驗室非常想要名氣。

一個大學想要發展,一個院系想要發展,名氣是必須的東西,而得到名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學術成果,但學術成果不是努力就能夠有的。

王浩的研究被當成了重點工作。

陳慶華院長親自上陣,守在電腦旁邊一個多小時,就是為了等待一個梅森數的檢驗結果。

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精力跟不上,還是把工作交給了張志強,然後開放了另一個實驗室,把兩台性能差一點兒的服務器,還包括兩個機房所有的電腦連在一起,全都用來做梅森數的檢測。

現在了解王浩研究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所做的判定程序,肯定是有一定幾率可以得到梅森素數的。

有了計算機實驗室的全力支持,計算速度至少翻上了一倍,對於‘文件一’數字的檢測速度加快了很多。

王浩沒有一直待在中心實驗室,張志強就成為了真正的主角,好多人有空就到中心實驗室轉一圈,而操作執行文件和計算的張志強,也會得意的給他們講解找到梅森素數的過程。

中心實驗室也偶爾傳來遺憾的喊聲,“怎麽這個又不是?”

“這次呢?”

“下午檢測的這個也不是,花了五個多小時啊!”

“這個概率太小了,只有2%,不是梅森素數也正常。”

“這已經是剩余數字中概率最大的了。”

“我感覺你們有點兒想多了。不是才正常好不好!”

王浩也是在計算機實驗室,他正在總結有關梅森素數的內容,偶爾休息出來逛一圈,聽到中心實驗室裏面的議論,總是忍不住用力的撇撇嘴。

陳慶華走出來看到了王浩,頓時急著問道,“王浩啊,你和我說說,裏面哪個數字,最有可能是梅森素數?我們先驗證最有可能的數字。”

“你就放心吧,驗證出來肯定是你的成果,登錄的都是你的賬號,我們也不可能搶成果,只是掛一個計算機實驗室驗證的名頭。”

“這個……”

王浩用力的咧咧嘴,說道,“陳院長,你們也太重視了吧?我感覺找梅森素數就是個隨緣的事情,用兩台服務器做檢測就夠了,能找到就找到,找不到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