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葉公好龍?龍來了!

在西海大學的新聞發布會前,網絡上就有很多消息了。

只不過因為沒有得到王浩本人的證實,消息都是根據《數學新進展》發布的內容做出了報道和討論。

眾多的網友也參與其中,並帶著驚訝和振奮討論起來,“西海大學的王浩教授,又完成了一個大成果啊!而且還是角谷猜想的證明!”

“這個成果要比找梅森素數大吧?這可是證明數學猜想啊。”

“角谷猜想很有名啊,不知道?我可以給你們做一下科普,是說取一個自然數,如果是奇數……”

“證明角谷猜想,應該屬於菲爾茲級別的成果了吧?”

“這不一定。雖然影響力很大,但菲爾茲獎更注重在某個方向的成果貢獻,而不是針對單一的數學問題,當然,我說的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搜索網站是這麽說的……”

“……”

雖然網絡上的討論聲很多,實際上,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只是《數學新進展》刊登了角谷猜想的證明,並且論文的作者是王浩而已。

在西海大學的發布會結束後就不一樣了。

這個成果得到了西海大學以及王浩本人的確認,另外,采訪內容也很有槽點,媒體報道出來以後,當即就引發了輿論熱議。

《王浩:角谷猜想證明花費了長達三個月時間》

《一種全新的數學方法,幫助推動數學理論發展》

《王浩:回文數猜想、角谷猜想,是同一類型問題》

《國際數學頂刊一周快速審核發布,為頂級數學成果開路》

《王浩:角谷猜想不算什麽》

……

……

當一個個吸引人眼球的標題出爐以後,王浩完成角谷猜想證明的消息,頓時成了輿論熱點,甚至可以說是超級熱點。

那些學術界的人士,尤其是數學界的學者們,看著一個個內容都有點想哭。

角谷猜想,三個月完成;

頂級數學期刊,審稿到發表時間總計用時一個星期;

研究出一種數學方法,角谷猜想只是其中的一個運用,根本就算不了什麽。

他們再想想自己費勁心思,很長時間都無法解決一個問題,頓時產生一種羨慕、嫉妒、憤恨糾纏在一起的復雜情緒。

只要仔細研究一下王浩的成果,就知道他說的應該是實話。

正因為如此,就讓打擊顯得更嚴重。

同時,他們也清楚一件事,或許做出角谷猜想的證明,很難說能夠拿到菲爾茲獎,因為角谷猜想更多的是名氣,而不是在數學界,有多麽重大的意義。

那些有重大意義的猜想,比如費馬猜想、黎曼猜想,都是有很多關鍵應用的,哪怕證明只有一點點小進展,都會是非常重大的成果。

安德魯·懷爾斯證明了費馬猜想時,年齡已經超過獲得菲爾茲的上限(四十歲),菲爾茲評選委員會,也願意為他破格頒發一個菲爾茲銀獎。

角谷猜想並沒有如此重大的意義,證明出來也很難說能對數學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它更多的是擁有很大的名氣。

但是,如果像是王浩所說,他研究出一種新的數學方法,角谷猜想只是方法的一個運用。

這就不一樣了。

毫無疑問,能證明角谷猜想、回文數猜想等一類問題的新數學方法,肯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憑借這項研究,足以夠上菲爾茲級別了。

如果能因此獲得菲爾茲獎,憑借的自然是對‘解析數論領域的重大成果貢獻’。

“看來王浩獲得菲爾茲不遠了……”

“不僅僅是菲爾茲,也許從現在開始,他就要各種獲獎了,就像是曾經的安德魯·懷爾斯……”

“有了這個成果,都可以提前退休了,即便是幾十年後,也依舊會被認為是國際最頂級的數學家。”

“王浩才二十多歲啊,就已經有了這麽大的成果,難以想象啊……”

“必須承認,數學界的天才都是這樣的,年紀大了,反而不可能有大成果。”

“……”

數學界關注的是成果本身,大眾輿論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更關注證明角谷猜想的影響以及附帶的‘娛樂’性。

在看到一大堆媒體發布的采訪報道後,網友們都感覺是目瞪口呆,“三個月完成角谷猜想的證明,很長嗎?”

“走後門就說走後門,還說什麽為頂級成果開路……雖然事實確實是這樣……”

“角谷猜想不算什麽?王浩下一步不會是想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了吧?”

“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自從看了王浩教授接受采訪的視頻以後,我就感覺自己就是個廢物,活在世界上,就是浪費糧食,給國家和社會增添負擔……”

“不知道怎麽回事,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