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裏最缺少的就是數學家!

王浩的評價標準很直接,能帶來靈感的學生就是好學生。

S+難度級別的任務,靈感值提升的難度,比S級難度又上升了一個档次,靈感值每一點的提升,都可以說是非常珍貴的。

如果有學生能帶來一點靈感,哪怕是碰運氣完成的,他也肯定會直接錄取。

其他方面,根本就沒必要考慮,因為能來參加復試的學生,成績上都是非常拔尖的,基礎上不會有問題。

未來是否適合做研發,一次面試也看不出來。

除非有那種非常更優秀的天才,本科級別就能做出一定成果,才能看出一些東西。

這種天才顯然是鳳毛棱角。

王浩對於數學的研究越是深入,就越發感覺到靈感的重要性,知識是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的,而靈感,或者說研發、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可不是能夠通過學習獲得的。

陳蒙檬的面試表現比其他人差,但仔細想想也並不差,她解答了周清源提出的偏微分方程問題,至於其他問題都根本沒有意義,每個人的評價都是不同的。

“如果讓舒爾茨來參加這個面試,會怎麽樣?”

王浩仔細想一下就知道,面試成績很可能不及格,或許舒爾茨會對幾個面試官,進行一大套的嘲諷,到時候能有什麽好感才怪。

數學研究,是會說話就行嗎?

對王浩來說,最重要的是,陳蒙檬按照自己的想法,說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她說先熟悉簡單問題,再考慮更有難度的問題,才能把問題解出來。

這句話看似沒什麽意義,可卻給王浩帶來了靈感。

NS方程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問題,求解非常的困難和復雜,而在求解思路和技術沒有進一步發展和突破前,就只有某些非常簡單的特例流動問題上才能求得精確解,在部分情況下可以簡化而得到近似解。

那麽想解決方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簡單能夠解決的問題弄清楚、搞明白。

系統反饋了相關信息,說明這是一條正確思路。

……

王浩做出決定以後就離開了,至於其他學生,就讓面試評審組來決定就可以了。

最終錄取的是陳蒙檬、邱會安、許傑。

面試評審組做出決定並不是憑借一次面試,而是綜合面試和筆試成績一起做出的判斷。

邱會安的面試表現稍差一些,但他的筆試成績是第二名,只比陳蒙檬差一點;許傑的面試表現很不錯,再加上中遊的筆試成績,綜合成績排名第三,也被錄取了。

在確定了錄取學生名單後,的面試評審組還專門找到三個學生的詳細資料,放在一起做了對比,發現錄取陳蒙檬也沒有任何問題,只看履歷確實是最優秀的。

陳蒙檬是北疆省高考狀元,就讀水木大學成績也一直排名前列,她根本不用參加研究生考試,能夠直接被保送讀本校的研,但不知道為什麽還是參加了考試。

邱會安是東港大學學生,成績上相對平庸一些,沒有能拿到保研資格,但研究生筆試成績非常好。

三人中,許傑相對差一些,蘇東大學也是國內頂尖的高校,但頂尖和頂尖總是有區別的,比起水木大學、東港大學,蘇東大學還是要差一些,另外,許傑的筆試成績也有拉分,面試表現的非常好,才勉強被錄取進來。

其他兩人,胡麗丹和張海江,就實在有些可惜了。

雖然胡麗丹的面試表現還不錯,但她的筆試成績也是最差的,張海江的綜合分數,只比許傑少一點點,也很遺憾的落選了。

西海大學對於落選的學生也很重視,相比理學院其他碩導、博導招收的研究生水平來說,胡麗丹和張海江無疑要優秀太多了。

有幾個碩導、博導,直接出面勸說他們留在西海大學。

最終只有胡麗丹留了下來,她決定跟著鄭堯軍讀研,從事偏微分方程方向的學習和研究。

……

王浩的研究生復試結束,到公布錄取學生名單的速度很快,就只間隔兩天時間。

陳蒙檬當時就知道了。

她在面試結束後,腦子懵懵的離開,一路都思考著自己為什麽通過,結果還是完全想不出來。

等回到了家以後,和父母說一下被錄取,隨後,她就查起了面試時的問題,馬上就找到了相關信息——

NS方程。

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之一?

陳蒙檬看到網頁上的內容,滿臉都寫著疑惑和迷茫。

她一直對自己的數學水平非常有信心,各個數學科目的成績,分數全部都在A級以上,但去面試之後,感覺遭受了很大的打擊,自己竟然連題目都看不懂。

現在,信心似乎又回來了。

七大數學猜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