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現場塑造函數?這是什麽神仙水平!

踢館人,來了。

……

王浩是趕在作報告前一天來的,他是在下午抵達的機場,隨後就被接到了譜儀探測實驗中心。

提前來一天,也是因為報告需要的時間很長。

這是一個S級難度的數據分析研究,完成分析過程就用了近二十天,難度自然是極高的,而報告會分為數據分析和數學分析兩部分。

數據分析部分,就是用計算機手段,對於基礎的數據來做分析,近而得出一些數值。

數學分析則是對計算機手段得出的結果進行分析。

前面的部分理解起來要容易一些,但後面的部分難度就比較高了。

報告要分上、下午進行。

譜儀探測實驗中心的人已經等待多時,他們多數人可不是為了歡迎王浩,好多人甚至有些抵觸情緒,尤其是從國外來的特邀評審,包括格斯納·雷尼爾、亞歷克斯·布羅恩,還有和他們一起的實驗組成員,甚至說對王浩有敵意也不為過。

正因為大部人都抵觸,反而感覺是好多人來迎接。

譜儀探測實驗中心的門口,站了有二十多個人,其中還有一半兒是外國人。

看到這個宏大的場面,王浩心裏都有感動了。

有這麽多人來迎接我?

真是太熱情了!

上一次去航空材料院做報告,門口也只有不到二十人的樣子,也只是零零散散的過來握手。

現在竟然有二十多、近三十個人。

他才剛一下車,一群人就集體看過來。

好幾個人都過來寒暄握手,但場面似乎有些怪異,有幾個外國人倒是握手了,只是表情看起來冷冷的。

張益方就幫著分別做了介紹,“格斯納·雷尼爾,歐洲粒子對撞CP破壞實驗團隊負責人。”

“亞歷克斯·布羅恩,芝加哥大學教授,費米實驗室,HyperCP實驗項目負責人。”

這兩位放在國際上名氣不大,但是要說從事研發的機構卻太有名了。

歐洲粒子對撞機,就是最大型的國際合作項目,幾十個國家和團隊參與,幾千的物理學家、數學家、計算機工程師為之工作,能擔任一個實驗組的負責人,肯定是非常了不起的。

費米實驗室,全稱是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以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利克·費米的名字命名,是阿邁瑞肯最重要的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

費米實驗室最為知名的是Tevatron質子/反質子加速器,是世界上能量輸出第二高的粒子加速器,能將質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在費米實驗室,能擔任一個大項目的負責人,顯然也很不同尋常。

一群人往樓裏走。

張益方走在王浩的旁邊,另一邊就是亞歷克斯·布羅恩,格斯納·雷尼爾跟在左後方,‘CP三巨頭’把王浩包圍在中間。

在邊走邊聊的過程中,布羅恩說起了湮滅力的問題,“王浩博士,我看了你那篇關於湮滅力的科學文章,很有想象力,你的分析報告和湮滅力有關,對吧?”

王浩頓時有些意外,“你懂中文?”

“是英文的。”布羅恩解釋了一句,“它已經被翻譯成了英文,還被發布了出去,有意思的是,有一些不靠譜的媒體,竟然把它當成了正式報道,我看到都還以為,物理研究有了大突破。”

“是嗎?”王浩聽著也覺得有意思,他沒想到自己發表的博客上的小文章,竟然能被翻譯成英文發布。

難道是自己的影響力太大了?

有點奇怪啊……

布羅恩繼續說著,“如果沒猜錯的話,你發布那篇文章應該是在完成分析之前吧?”

“是的。”王浩坦然道,“我最開始只是有這個想法,後來的分析支持了我的想法。衰變信號在固定的奇點上突然消失,就很能說明問題。”

“你有其他證據嗎?”

“暫時沒有。”

王浩搖頭道,“所以,你可以認為那只是我的判斷,其他人也會有其他判斷。”

布羅恩聽著點頭,他反倒是笑了。

一群人來到了實驗中心,張益方說起了明天的報告安排,不相幹的人就可以離開了。

布羅恩和雷尼爾也離開了。

他們一起朝著餐廳走去,雷尼爾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剛才為什麽問那個問題?我們當然知道,他就是想證明存在空間湮滅力。”

“我的目的就是這個。”

布羅恩停住腳步,自信的笑道,“格斯納,你仔細想想,有些瘋子,比如威騰,他無論做什麽研究,都想朝著弦理論靠攏,說他是弦理論的狂信徒一點兒都不會過,但很多時候,他會因此而犯錯。”

雷尼爾思考著點頭。

布羅恩繼續道,“那群理論物理學家都是一樣的,他們希望找到支持自己理論的證明。我之所以問湮滅力的問題,就是想知道他是先做出的分析,還是先提出湮滅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