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比分析,發現合金實驗室捏造數據!

在報告評審結束以後,譜儀探測實驗組進行了內部慶祝,只是好多人的心情都很復雜。

他們覺得真正該慶祝的就只有王浩一個人。

雖然好多人的心情很復雜,但結果已經是這樣了,科學研究是不講道理的,它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接受也必須要接受。

換個角度去想,有些人還是產生了期待。

王浩做出的數據分析成果,也是屬於譜儀探測實驗組的成果,因為他使用的是譜儀探測實驗組的數據。

另外,有了這個肯定會造成巨大影響力的成果,譜儀探測實驗組也可以說,是以很好的方式結束了研究,否則繼續研究幾年,大概率也沒有任何成果,慢慢的以平淡為結束。

這也是很正常的。

即便科學拐了個彎,超子衰變並不存在信號消失的問題,但想要發現出超子cp破壞信號,難度實在太高了。

之前國際物理界普遍認為,之所以找不到重子cp破壞信號,是因為檢測的精度不足。

譜儀探測實驗組的檢測精度,已經是國際最高水準,只是制造出的超子數量比較少,而設備已經擺在那裏,再想提高檢測精度和超子數量,再過上幾年,等項目結束都很難。

現在有了新的成果,而且是影響整個cp破壞研究的成果,還能強行拉著其他cp破壞實驗組一起結束,聽起來似乎也很不錯。

而且,王浩的分析成果,能幫助他們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比如,科西超子的衰變信號為什麽會突然消失?

所有數據都表現出了一致性,就必須要仔細研究了。

王浩認為是空間湮滅力的作用,但只是他個人的判斷,而作為粒子對撞研究的實驗組,他們不能主觀的下結論,而是要針對性的去進行實驗,來尋找新的證據。

同時,這對於粒子標準模型是一種沖擊和增補。

沖擊,是粒子標準模型中一些定義要變換、修改,增補自然不用多說,就是添加內容。

粒子標準模型並不是一個完善的定義,而是一大堆微觀物理的解釋以及微觀粒子的集合。

自然界中存在四大基本作用力,強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引力。

科學家都知道這些力的作用,但如何從本質上去詮釋它們呢?這就需要粒子標準模型了。

簡單來說,粒子標準模型就是去從本質上去詮釋四種相互作用力。

其中,引力,暫時被排除在外。

目前有關引力的本質解釋是廣義相對論的時空彎曲,而量子力學並沒有辦法向解釋其他三種力一樣去解釋引力。

這就是兩大理論的矛盾點之一。

好多理論物理研究的就是把引力引入到微觀物理中,比如弦理論中的M理論的11維宇宙時空,可以很好的融合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所以,關於粒子標準模型的最簡單理解就是,能看到的物質、身體感受到的作用力是宏觀上的,而粒子標準模型就是微觀上的量子解釋。

毫無疑問。

能夠對粒子標準模型進行沖擊和增補的發現,絕對是影響整個物理界的大發現,發表出來就會引起國際關注。

科西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發現,具體該怎麽去解讀,就像是王浩說的,就需要理論物理學家來分析了。

各個微觀物理的研究團隊,可以針對性的去做實驗研究,也許就能有新的發現。

當然也少不了理論物理學家們,會針對性的做出‘預言分析’。

就像是曾經的‘引力波’、‘黑洞’、‘希格斯粒子’、‘中微子’等發現一樣,首先是根據研究發現,去做出一個物理上的定義、‘預言’,並做出針對性的數學分析。

這是理論物理學家們的工作。

之後就可以根據其中很有說服力的‘預言’,來針對性的做實驗研究,就有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預言、數學分析、實驗研究,發現證明。

大部分微觀物理以及天文物理的研究,都是在這種循環中進步著。

王浩針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預言就是‘空間湮滅力’,他說明了這樣一個概念,並且做出了一定的文章闡述。

後續肯定會有數學家或者是他自己,依照實驗聯系確定的理論去做出數學分析。

在成果發布出去以後,這個研究可以說就開始了。

……

當天在譜儀探測實驗組待到了九點鐘,再回到酒店已經很疲憊了。

王浩躺在床上就睡了,過去第二天上午九點鐘才爬起來,他還是重新振奮精神,直接去了科學基金委員會。

再來首都作報告之前,他已經和彭輝約定了時間。

上個星期,彭輝就已經在首都了,他帶領團隊來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科學部,做超抗壓合金項目的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