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陳建林被逮捕,王浩:完美就是最大的缺陷!

會議廳。

王浩已經坐回了位置,表情十分的平靜。

其他人繼續看著白板,看著上面的一行行列式,回想著剛才的事情,都感到非常的震驚。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對申請報告進行分析。

根據一份項目申請報告內容,以基礎的判斷和設定,做出這麽多的分析,還標明了各種可能發生的概率……

這就是數學家嗎?

王基銘的臉上滿是驚喜,他扭過頭看向王浩,根本不顧其他人的反應,直接用力豎起的大拇指。

其他人也暗自琢磨起來。

他們對王浩的結論深信不疑,因為王浩是跟著思路一點點講解計算出來的,而不是直接說明的結論。

另外,王浩是最頂級的數學家,國際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他是解析數論領域最頂級的專家,是數學分析的頂級專家。

在概率問題的分析上,王浩毫無疑問擁有絕對權威。

這個場合,肯定是這樣的。

以王浩的個人影響力來說,他不太可能為了一個項目,公開用有些饒頭的數學分析來說謊。

即便是他們沒有完全聽懂,也相信最終結論。

同時,也思考起來。

王浩最重要的結論有兩個,一個是合金實驗室存在這麽多實驗數據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五以內,正常來講,應該在百分之一以內。

即便是在百分之一的區間內,恰好過去的實驗有這麽多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並找出對項目有幫助的內容,也需要專業的數據人員工作12810小時以上。

合金實驗室中,專業從事數據分析的人員就只有一個研究員,兩個副研究員,還有幾個博士生。

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的研究員馬文鈞已經被抓了,自然不可能再參與工作。

正常來說,合金實驗室不可能完成如此復雜的分析工作。

所以王浩得出的結論是,要麽就是編造的數據,要麽就是有人專門提供數據。

這個結論是非常可信的。

會議室安靜了許久,所有人都在消化信息。

如果涉及編造數據,可不止項目招標的問題了,還涉及到了法律責任。

夏榮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他擰著眉頭思索著道,“編造數據是不可能的,我相信陳建林的人品。”

他擡起頭看向所有人,繼續道,“我們認識有二十年了,在合金材料的研究上,他是個天才、非常優秀,我相信你們大家都清楚。”

謝克華也跟著道,“我也相信,我們多少年的關系了,讓我相信陳建林為了一個項目去編造數據……”

他說著用力搖頭。

兩人說完都看向了王浩。

王浩攤開手,說道,“我只是針對報告上的實驗數據,做了數學分析。”

“人,會存在欺騙,但數學不會,除非你們能用數學方法,推翻我的分析結論,否則我堅持我的結論。”

夏榮和謝克華頓時沉默了。

夏榮還是道,“不管怎麽樣,反正我是不相信陳建林會編造數據!”

“我也不相信!”謝克華也堅持說道。

其實在場的其他人,也不相信數據是編造出來的,尤其是武鋼研究院的人,因為他們針對實驗數據做過論證,還對比過相關的數據資料,發現真實度還是非常高的。

那麽就是有人提供數據?

王基銘都皺起了眉頭,大家互相看了看,下意識想到是不是研究院的人向陳建林泄露過數據。

但是再想想,又覺得可能性不高,因為合金實驗室的報告中,包含的一些數據,就連研究院都沒有。

王基銘思考了好半天,擰眉開口道,“數據肯定不是合金實驗室單獨能拿出來的,一定是有其他人提供數據。”

好多人跟著點點頭。

在排除了編造實驗數據的可能性後,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也就是有其他機構或人員提供的數據。

這時候,張小弟凝住了眉頭,站了起來問向王浩,“王教授,你剛才的講解,我沒有全部聽懂,但是數學上來講,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幾率,也是存在可能性的吧。”

“至於你說的第二個問題,合金實驗室也可以雇傭其他人來做這個工作,對吧?”

王浩表情淡然,回答道,“數學上來說確實如此,即便是百分之一,也是可能發生的事件。”

“但是數學只是做分析,並不是現實,我不了解合金實驗室做過什麽樣的項目、做過什麽樣的實驗,所以才會舉數據做說明。”

“實際上,這些都是可以調查的,甚至很容易知道。”

這句話讓張小弟無話可說。

合金實驗室做過什麽樣的項目都是有記錄的,甚至項目中包含了什麽實驗都是有記錄的。

如果這樣去查的話,他相信概率只能降到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