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佬是啥?一個問題五十萬!張志強:貧窮使我流淚!

汪承林有些狼狽的離開了科學基金會。

他到停車場坐上了車,過不久就等到了身後趕來的江建,兩人的臉上都有些尷尬和郁悶。

汪承林知道不能責怪江建,就連他都沒有想到,王浩竟然能拿出這麽一個方向。

以構建數學模型的方式,去研究超導的理論機制,從而建立起理論和應用的橋梁。

這個方向是非常新穎的。

車上沉默了許久。

江建是覺得有些尷尬,因為他在討論會說了那些話,才會導致今天的情況,但也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最初就是汪承林提出,想讓物理實驗室的研究配合基礎科學中心。

他猶豫了好半天,才開口問道“汪教授,我們就這樣走了嗎?”

“不然還能怎麽樣?”

汪承林沒好氣的反問了一句,“這裏的事情和我們已經沒有關系了,他們拿多少經費,也不會分給我們。但是……”

他思考的繼續道,“也不是沒有收獲,王浩說的那個方向非常好啊!”

江建聽了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汪承林會肯定王浩。

汪承林道,“我們沒能發展個次項目輔助研究,但也不能否定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那些非常有創意,非常新穎的想法。”

他說的很認真,“而且,誰都知道,王浩是個天才。”

江建點頭道,“確實,王浩很天才,才剛二十多歲。”他說著搖了搖頭,“真是不可思議,我在他這個年紀博士都沒畢業,他都馬上拿到菲爾茲了。”

汪承林繼續道,“在數學領域上,想找一個比王浩更天才的人很難,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並不需要找到那種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天才,找幾個優秀的數學教授就足夠了。”

江建不解的問道,“汪教授,你的意思是……”

“我剛才仔細想了。”

汪承林道,“王浩做的那種數學模型,看似非常的震撼,但只是因為我們並非數學專業,如果換做是一個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數學家,大概率也是能夠做出來的。”

“它的難度不可能達到最頂級的程度。”

“所以我們同樣可以在這個方向做研究。”

他說著笑道,“首都大學的數學水平是國內一等一的,學校裏找幾個數學教授很容易,總歸不是那種只能是天才完成的研究,我們多找幾個一起試試,三個臭裨將,還趕不上一個王浩嗎?”

江建聽著猛然瞪大了眼,頓時覺得汪承林說的很有道理。

王浩依靠交流重力實驗數據建立起了數學模型,現場演示確實給人震撼的感覺,但那種研究並非不可能完成,沒有達到最頂尖無法解決的程度。

其他數學教授也能夠完成,大體只是消耗更多時間而已。

他們多找幾個數學教授,也就能夠做同樣的研究,等有了成果以後,就可以和物理實驗室同樣去申請項目,誰也說不出什麽。

如果能更快的出成果,今天的面子不止能找回來,還會讓其他人高看一眼。

“可是,經費……”江建想到了個關鍵問題。

之前基礎科學中心為了交流重力的後續項目,已經投入了近一千萬的經費,其中一部分是學校的資助,大部分還是基礎科學中心出的錢。

如果再繼續交流重力實驗,肯定會繼續大額支出,沒有科學基金會的撥款,除非是動用超導項目的資金,否則也找不到其他資金了。

汪承林笑道,“這個暫時不用擔心。王浩的研究憑借的是交流重力實驗數據,我們也同樣有交流重力實驗數據,只不過趕不上他們的成果而已。”

“我們就先用這一部分數據作為基礎,找幾個優秀的數學教授,讓他們來搭建數學模型。”

“之後再慢慢進行完善,經費的事情慢慢去想,只要有成果,根本不用擔心。”

江建思考著點了點頭。

……

交流重力項目會場。

下午的議題就只剩下撥款經費這一項,幾個科學基金會的高層負責人也出席了會議。

物理實驗室提交申請一個億的經費,還列出了詳細的實驗需求,但顯然一個億的經費不太可能通過。

即便王浩說明了研究的新方向,但在新方向沒有成果之前,也很難依靠判斷去增加大量經費。

最終經費確定在了六千五百萬上。

這個金額比預想的多了一些,他們最初定的目標是五千萬,主要和物理實驗室的規模有關。

在沒有足夠的科研人員以及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即便是拿出了很好的研發方向,想申請五千萬的經費也很困難。

這麽大筆的經費,都夠建個省級實驗室了。

在會議結束之後,王浩嘆氣的和何毅等人,一起朝著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