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七次實驗,完成研究,一口唾沫一個釘?王浩:大氣!

湮滅拓撲相變理論,聽起來確實很復雜,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實際上,舉例說明就可以簡單理解了。

鄧肯·霍爾丹的研究,理論上發現了超導內的拓撲相變,也就可以簡單理解為,他發現了‘微觀形態被擠壓’。

微觀形態被擠壓,結合其他的因素就形成了超導現象。

王浩則是進一步的做理解,研究‘微觀形態被擠壓的原因’,也就是‘湮滅力擠壓了微觀形態’,然後微觀形態的改變,則產生了其他影響,也就是形成了交流重力場。

這就像是發生皮球爆炸一樣,鄧肯·霍爾丹是發現了皮球爆炸,王浩則是研究皮球是怎麽爆炸的,以及爆發產生的沖擊,導致的外在影響。

因果,很重要。

物理的研究設定好了理論,就要以實驗來展開了。

王浩在確定下來研發方向以後,和向乾生、何毅、肖新宇、顏靜等實驗室研究員們討論了一下,說起了主要的研究方向,隨後就讓實驗室開始進行準備。

同時,也讓人向相關部門打了報告。

交流重力實驗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要保密的,在超導機制相關的方向,保密的強度並不高,而交流重力強度,也就是反重力的研究方向上,則是要絕對保密的。

兩個研究方向不同,做的實驗卻很相似。

所以實驗開始前,做個正式的匯報,相關部門也可能會派人過來,一方面是保證實驗數據的安全問題,一方面也方便直接上報數據。

這個項目的保密研發機構,是一個叫‘244工廠’的研發部。

244工廠,就只是一個代號,實際上也是個大型的科研部門,做的都是重大保密的項目。

在做了匯報以後,只過了兩天時間,244工廠就有人來了。

前來的是一個小隊,主要負責人是兩個研究員,一個是阮偉平,一個是王強,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王浩招呼著幾人進了實驗室,一番寒暄之後,也說起了交流重力的研究項目。

阮偉平道,“本來這次只有王強一個人來,但是,我們正巧也接到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那邊的消息,他們的研發也有了進展。”

“哦?”王浩感到有些意外。

阮偉平繼續道,“我會一直在這裏,也參與你們的實驗研究,直到完成這一個階段。王強下周要去基礎科學中心,看看那邊的情況。”

王浩對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並不關心,他有些好奇為什麽會派出兩個研究員,還直接參與到實驗中,也幹脆問了起來,“為什麽會直接參與實驗?”

“我的意思是,你們部門不是在做自己的研究嗎?”

王強嘆氣道,“還不是因為研究卡住了。”

他是以嘆氣的語氣說的,但表情明顯十分得意,“我們做了很多次實驗,交流重力場的強度,也跟著實驗有了提升,但最近的三次實驗,就沒有再提升了。”

“我們經過討論認為,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持,技術上能達到這個強度,已經是頂點了。”

王浩更好奇了,他小聲追問了一句,“能具體說說嗎?強度有多高?”

王強看了阮偉平一眼,湊在王浩耳邊小聲說了個數字,“百分之十。”

他說完翹起了嘴角,也以為王浩會很驚訝。

結果只是看到,王浩很淡定的點了點頭,好半天才簡單給出了個評價,“還不錯。”

王強和阮偉平對視一眼,覺得王浩大概是害怕其他人看出來,所以才壓住了心裏的驚訝。

對於這個數據,他們內部可是非常得意的。

他們拿到了交流重力實驗相關的數據,並以‘交流重力場強度百分之6’作為起點,從技術角度出發去做研發,只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把交流重力場強度,提升超過了百分之十。

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成果斐然。

因為類似的研究,一般來說數值越高就越不好突破,交流重力場強度從2%到6%,從6%到10%,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這項研究非常有意思,研究所裏的物理專家們都很感興趣,過來參與的人也非常的多。

他們一起做論證,一起對技術進行修正,才使得技術有了很大突破。

不過當交流重力場強度達到10%以後,連續做了幾次實驗,都沒有再繼續提升了。

這也是他們出來的原因。

西海大學的物理實驗室,正準備做同樣實驗另一個方向的研究,實驗過程和數據肯定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每一次實驗數據都是很重要的。

後來又聽到首都大學的基礎科學中心,也匯報說做了同樣的研究,甚至研究上還有一定的突破,他們也要派人過去看看。

王浩聽了王強口中所謂的‘高數值’,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心裏波動,連後來的點評都是禮貌性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