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開消息,國際再次沸騰!王浩:我想邀請菲爾茲得主!

51.32!

這個數值讓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都到吸一口涼氣。

交流重力場強度超過了50%,當然是非常重大的成果,在完成實驗數據的整理後,數據馬上被送到了王浩手裏。

同時,實驗成果也給上級做了匯報。

實驗團隊的直屬上級,科工局副局長周敏華才剛完成了阿邁瑞肯團隊的討論,收到消息立刻被驚住了。

阿邁瑞肯提供的技術,能制造25%的交流重力強度,新的技術肯定能給研究帶來提升,可沒有想到會帶來這麽大的提升。

“難道是因為,王浩教授和對方交流的過程中,從對方的只言片語中,知道了對方的關鍵技術?”

周敏華思考的想著,“又或者是,王浩教授又有什麽突破性的研究?”

她想不通。

另一方面,王浩也得到了實驗結果和詳細數據,他對於交流重力場強度能提升到超過50%也感到有些激動。

這個數值比預料的還要高一些,同時也讓他對於交流重力實驗,或者說,對於所研究的單質導體內的微觀形態,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把微觀形態比喻成一個三維圖形,有些材料內部的微觀形態是個各方向對稱的圖形,有些材料的微觀形態不是對稱的,比如在一個方向上有凸起。

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導體內的微觀形態就會破碎,就會向四周散發出一定的場力,對稱的圖形散發的場力很均衡。

比如,朝著左側散發了100的場力,同時也會朝右側散發100的場力。

這樣就抵消了。

有些材料的微觀形態不對稱,朝著左側散發100的場力,朝著右側只散發20,右側就會出現能檢測到的特殊場力。

這就是交流重力形成的原理。

現在他們的實驗就是把這種不均衡擴大化。

如果是在復雜的材料上,因為材料的元素組成不同,形成的微觀形態肯定有很大不同,每一種材料都需要研究對應的材料布局,才能夠不斷強化特殊場力。

所以,他們針對的只是單質金屬材料,材料內部只有一種原子,內部微觀形態很可能是相似的,找到方法最大化疊加單方向的場力,就能夠不斷提升交流重力場強度。

“五十個點的數值,大概也快到單質金屬的極限了吧?”

“如果換成是復雜材料,可能會更高,單質金屬的微觀形態相對簡單,不可能形成太大的凸層,能達到這個數值,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這是遺憾的地方。

雖然研究確實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提升也只是理論上的,技術上來說已經達到了瓶頸。

“所以接下來,必須找到一種通用的幾何拓撲方式,來覆蓋所有微觀形態的半拓撲表達,否則牽扯到化合物或更復雜的分子,根本就無法進行微觀形態的塑造……”

接下來王浩對於半拓撲的研究更加重視了。

他還是和林博涵一起做研究,遇到一些問題也會以郵件的方式請教比爾卡爾,因為有些問題不是一個郵件就能解決的,他們開始連續不斷的討論。

甚至有時候,他們會進行電話通訊進行討論。

因為數學是非常復雜的。

有時候,討論就會遇到問題,比爾卡爾和王浩都感覺到了很不方便。

王浩邀請比爾卡爾來西海大學,當面針對問題進行討論,還邀請他加入自己的研究,“考切爾,對於這個研究,你也肯定很感興趣,我們可以一起做這個研究,做這個項目。”

他特別強調了一句,“這是很重要的研究,而且會變得非常吸引人,馬上會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比爾卡爾有些不明所以。

他當然知道王浩的幾何塑造工作,似乎是和超導的拓撲機制有關。

超導定律,也引起了國際沸騰。

但是,以代數幾何研究半拓撲體系,和王氏幾何似乎沒有直接關聯,也只是數學性質的研究,為什麽會引起世界關注?

……

比爾卡爾很快就知道了。

十二月中旬,國際上出現了一條物理研究的重磅消息。

中國的超導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和阿邁瑞肯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同時宣布了一條消息,他們會公布有關‘交流重力實驗’的研究信息。

同時,也會公開‘交流重力實驗’和超導機制研究相關的理論內容。

這條消息一出來,頓時引起了國際熱議,最開始熱議的焦點是,阿拉莫斯實驗室和超導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竟然會宣布同一個消息,雙方自然是有過溝通聯系的。

另外,兩個研究中心也肯定都做過交流重力實驗。

阿拉莫斯實驗室,可是被列為機密的實驗室,曾經參與過曼哈頓計劃,從事的是高尖端武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