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小實驗、大成果,創紀錄的獲得兩項沃爾夫獎

在參加完科學基金會的項目會議以後,王浩就返回了西海大學,項目研究也只是剛剛開始,工作生活還是相當輕松的。

他花費了很多時間,指導幾個學生的論文以及投稿。

時間已經接近畢業季,幾個學生中有的論文已經發表,有的也準備投稿了。

其中最省力的是邱會安、李鑫以及張益信,邱會安完成了勒讓德猜想的證明,就可以拿來當做碩士畢業論文。

李鑫和張益信一直參加實驗室的項目,表現到沒有什麽突出的,但一直跟著研究,完成一篇論文還是很輕松的。

他們本身就是很優秀的學生,不止是完成了畢業論文,還都修改投稿發表到了國外雜志,並進入了SCI檢索。

海倫和陳蒙檬的論文則是最費心費力的,她們一直跟著保羅菲爾·瓊斯做理論物理的研究,研究確實有一定的成果。

但正因為有一定的成果,自然會希望做的更好。

王浩審視了她們的研究,和她們一起做了討論,後來研究又經過了幾次修改,最終決定投稿給頂級物理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許傑是特殊的一個。

作為一個數學系的研究生,他最終發表了一篇數學計算機的研究論文,做的是幾何電信號相關的研究。

王浩還是關心了一下他的研究內容,但後來就發現根本不用自己關心,最關心的就是張志強。

許傑的論文就是張志強手把手教出來的。

現在許傑已經確定讀博直接跟著張志強,而張志強也非常的欣賞許傑,準備讓他成為自己的優秀學生。

王浩有一種被學生被搶了的感覺。

但是,也沒辦法。

誰讓許傑跟著他做研究,根本什麽都做不出來呢?

最後只能跟著張志強了。

不過說許傑的數學水平差,也只是相對海倫、邱會安等人而言,他做數學計算機方向的研究,數學能力也完全夠用了。

數學計算機也是很好的方向,包括張志強,包括羅大勇,主要方向都是數學計算機。

王浩帶的所有學生都完成了畢業論文,他也感覺輕松了許多,畢竟是最頂級的學者,他可不希望出現畢業不了的學生。

學者,還是要爭個面子的,自己選的學生,出現有學生沒有畢業,還是有點丟臉的。

之後王浩也關注了一下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針對反重力場性態方向的研究。

這個方向還是非常重要的。

王浩最在意的是反重力場內的粒子惰性研究。

光速降低就是粒子惰性的一種表現。

雖然已經完成了光子的構架理論,並得出了一些結論,但相關的研究依舊非常的重要。

如果能夠對粒子的惰性加以控制,不止能夠幫助完善理論,應用方面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比如,粒子惰性會不會導致核反應速度變慢?

如果核反應速度變慢,不管是何聚變反應還是核裂變反應,一定程度上都能夠更容易控制。

當然,以上就不是一個團隊能夠完成的研究的,需要在多個方向進行研究論證。

王浩關注的另外一點是,空間擠壓力場存在的證明問題。

在光子的結構塑造研究中,對於反重力場的數學架構描述,說明反重力場起到效果,是降低了空間擠壓的強度,也就是降低了湮滅力的強度。

但是,怎麽證明呢?

反重力場可以有好幾種理解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兩種,一個就是減低了引力常數,也就是降低了引力波的作用。

另一種就是基礎上降低了空間擠壓,直接作用於物體表現出的質量。

這兩種理解方式都是可以的。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管是降低引力波作用,還是降低質量,都可以減小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表現就是重力作用。

同時,還有其他幾種相關的解釋,但最可信的還是以上兩種,學術中的輿論傾向於第一種,也就是降低了引力波作用。

正因為如此,才會被稱作是‘反重力’。

王浩自然知道是第一種,是因為降低了空間擠壓作用,直接作用於物體的質量。

他正思考驗證問題的時候,何毅就直接找上了門,喊道,“王浩,新成果!普朗克研究院,證明了湮滅力!”

“驗證了湮滅力存在?”王浩疑惑問題。

何毅點頭,感嘆道,“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他們設計了非常巧妙地、非常簡單的實驗,證明反重力場直接作用於質量!”

“不過,對他們來說,估計不容易,他們只能制造十五場強的反重力場。”

王浩聽罷馬上關注起了新成果。

徳國普朗克研究院,可以等同理解為於徳國的科學院,他們組建了反重力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