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可控核聚變?公開成果,《灰暗空間》!

實驗分析會議中有兩個問題最重要,一個是強湮滅力環境對物質性態的作用,第二則是湮滅能量粒子的方式。

前者是朱廣平提出,若是湮滅力強度達到一定高度,就能夠直接改變物質的性態。

這一點被王浩確定下來。

雖然確定物質性態會被強湮滅力影響,但暫時只是一個理論方向的問題,想要制造出能夠改變物質形態的強湮滅力,顯然是非常困難的,也還沒有相關的判定標準,去研究湮滅力強度有高,才能夠改變物質性態。

這個方向不管是技術還是理論,兩個方向都存在很大的缺失。

另一個,則是針對顯而易見的實驗發現,也就是強湮滅力場區域會湮滅光子,才形成了一片灰暗的區域,以此可以簡單推斷,很多能量粒子會被湮滅。

當然,以上的表述是不準確的。

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保羅菲爾·瓊斯提出的問題,也就是能量粒子直接被湮滅,還是粒子存在的壽命大大縮短,極端的時間就解體消散,又或者是直接被湮滅。

王浩已經得到了確定的結論,湮滅加強效果可以大大縮短粒子的壽命,讓大部分能量粒子瞬間衰變消散。

以普通的思維來說,針對結論是很難理解的,提到‘壽命’似乎就覺得很長,最少不是‘瞬間’能形容的,實際上,好多粒子的壽命極為短暫。

比如,有一類叫做共振態粒子,存在時間有10乘以e的負28次方秒。

共振態粒子帥的速度之快,即便是用最先進的實驗手段,也根本無法進行測量,就只能以附帶的數據去預估。

相對來說,常規光子的壽命是很長的,相對於人類的視角來說,光子可以理解為‘一直存在’。

但是,有物理學家對此做過研究。

因為達到光速會產生‘時間拓撲效應’,可以理解為相對於常規參考系‘時間無限的延長’,光子就像是‘一直存在’。

實際上,以光子本身做參考,存在壽命在三年左右。

當然研究是否準確也很難說,但重要的是強湮滅力效應,會讓粒子變活躍的同時,也大大降低常規粒子的壽命。

其中不帶質量的純能量粒子,受到影響是最大的。

那也許是‘遠遠超越指數級’的影響,也就導致巨大部分光子會在察覺不到的時間內衰變消解。

想要再繼續更深入的研究,有更為準確的結論,就必須要做更精細的實驗了。

……

兩天後,徐保功率領領導組來到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來的是一個領導組,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科技部的官員以及一些學者,核心主要就只有三個人。

一個是負責超導反重力方向研究事務的副部長徐保功。

其他兩個則是鄧建和趙諱然,他們分別是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科學院超導實驗室的反重力實驗團隊負責人。

這兩個反重力實驗團隊是後來組建起來的,組建後也歸科技部直接管轄,還得到了一部分技術共享,上級部門的想法是多組建幾個團隊,針對反重力進行研究,就能有更多的成果。

結果……

一直到現在,兩個團隊也只是做一些簡單的研究。

鄧建和趙諱然都是優秀的物理學家,兩人的履歷都是非常耀眼的。

比如,鄧健出身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直接參與過許多次正負粒子對撞實驗,帶隊完成過很多高能物理相關的研究。

以鄧建的成果資歷,都有資格評選科學院的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趙諱然也同樣很優秀。

兩人都有很優秀的履歷,都擁有豐富的實驗研究經驗,擔任反重力團隊的負責人,也都帶上了一顆全新投入科研事業、勵志要取得輝煌成果的決心。

但是,有的領域是不一樣的。

當他們真正進行反重力研究的時候就發現,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要理解起來都不容易,而每一次實驗都會牽扯到高額經費,而設計新實驗想要有成果是很困難的。

在連續幾次實驗無果後,他們也只能接受現實,知道想要在反重力研究領域取得成果,是非常困難、壓力非常大的工作。

其實就像是國際上很多反重力團隊一樣,大多數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研究,比如去研究反重力場的性態,而不是針對技術進行研究改進。

在前沿方向的技術上,源源不斷的高投入就是基礎。

如果不能設計很好的實驗,去做‘碰運氣’式的研究,絕大部分情況都會白白的損耗經費,而不會有什麽成果。

正因為如此,鄧建和趙諱然對王浩都是心服口服。

他們知道研究反重力技術有多難,甚至都不敢去設計申請高額投入的實驗研究,否則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