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王浩:我對數學不感興趣!

西海大學。

王浩忙碌於接受著各種恭喜和贊嘆,即便研究成果也只是剛剛發表,也沒有被確定下來,但數學界也知道其具有重大意義。

回顧十年以前,有學者認為數學、物理理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大的突破。

後來湮滅理論的出現,讓物理理論有了巨大的突破,並帶來了全新的科技發展,為人類科技找到了明確的方向。

但數學的基礎理論,一直都沒有太大的發展。

其實仔細想想就明白了。

比如,絕大部分人終極一生,學習的都是幾百年前的數學,而數學界所謂的頂尖研究,也都是百年以前發現的問題。

最近幾十年來,也只有像是代數幾何這樣的‘年輕學科’,出現了很多有價值突破,也同樣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其他數學學科,最多只是解決一些問題,但沒有再提出新問題。

關於數學理論發展的停滯問題,最頂尖的數學家們一直都在討論,但當然也不會有什麽結果,除非是數學研究有了全新的突破。

現在王浩就帶來了全新的突破,他說塑造的高次質點函數,很可能給數字規律的研究,帶來巨大的促進和發展。

國際好多頂尖的學者已經把成果稱為‘質數研究的巨大突破’。

有的著名機構則把高次質點函數的研究,粗略定義為了‘王氏猜想’,其主要內容就是對於王氏函數的解析。

當然了。

這也只是猜想而已,王浩的研究並沒有被確定下來,主要是因為無法證實。

數學是非常嚴謹的學科。

就像是黎曼猜想,沒有被證實的研究就只能是猜想,即便是做再多的驗證,只要沒有形成完善的邏輯證明,就無法被確定下來。

但這並不影響成果價值。

好多學者也不由得感嘆起,“王浩不愧是王浩”,過去的兩年時間,王浩並沒有拿出頂尖的數學成果,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物理和技術研究中。

有些學者認為王浩已經‘拋棄’了數學。

其實也是很正常的,大多數天才數學家的成果都集中在十幾年時間裏,而不是終身都能夠有頂尖的成果,王浩出成果的時間更短,只有幾年時間,但他相繼完成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NS方程問題,其他附帶的還有角谷猜想、阿廷常數的研究等。

這些研究的出現都集中在幾年時間內,後續則只和其他人一起在霍奇猜想上有所進展,其他就都是物理方向的成果了。

王浩只花費幾年時間,個人的數學成績已經達到了頂峰,轉而物理以及科技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的規律下,即便是繼續做數學研究,也很難有大的突破了。

顯然。

王浩用事實證明,他並不符合一般的‘天才數學家’規律,一出手就是‘王氏函數’,直接讓質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這還不僅僅是突破,而是幫助質數研究指引了方向。

以此自然被認為是‘頂尖成果’,好多認識的人都發來了祝賀。

王浩對於高次質點函數的研究也非常的重視,但他重視的原因並不是其數學意義,而是高次質點函數和質量點構造直接相關。

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王浩希望能以此來進一步構造質量點,無論到什麽時候,數學也只是工具而已,物理的研究才和科技直接相關。

現在他早就不是純粹的數學家了。

“不過在函數研究取得下一步突破之前,想要找到方向,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是頭疼的地方。

王浩寫完了一個回復郵件,搖了搖頭看向了面前的丁志強,眼中破壞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丁志強找過來了。

他談的是博士論文的問題。

之前王浩否定了志強的博士論文,說讓他和自己一起研究,中途有了成果當做博士論文內容。

現在成果已經有了。

丁志強還被列為了研究的‘合作人’,也是論文作者之一。

所以丁志強就想用一部文內容作為博士論文,而且說的還有理有據,“王老師,我在研究上也有貢獻,而且我整理出了一部分內容,完全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了……”

“不行!”

王浩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這個研究當然很重大,你的貢獻也不小,我也在論文上標注了,但是,你能總結出什麽?”

“如果你再取其中的一部分,那些都是你研究出來的嗎?”

這就是問題所在。

雖然丁志強確實提供了不少的靈感,但問題是大部分內容,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更別說是整理之類的了,丁志強確定的貢獻,就是和其他人一起做驗證計算,解析了一些復雜的方程。

這些內容整理出來,當然也能夠作為博士的人,但也肯定是非常平庸的。